第255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22(1/2)
陈子昂的作品
3)《感遇之三十五》
原诗: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释义:
陈子昂中进士后,先后两次从军。本诗是他第一次从军——随乔知之北征时写的,其时作者26岁。
作者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其父亲很可能是商业地主),年青时期有一番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前四句就是这种生活、思想的反映。后六句抒写军中生活和感触,他对当时封建统治的当权者能否处理好边塞问题表示疑虑。
这首诗具有慷慨沉郁的特色。
译文(参考):
本是富豪家庭的子弟,平生很爱才。
满怀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从军赴边塞。
西驰丁零边区,北上单于台。
登高远望千里江山,心悠悠啊古往今来。
谁说记住了过去民族间的冲突和战争带来的不幸灾难,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已被磨灭成了尘埃。
注释:
1、贵公子:豪富家庭的子弟。
2、蒿莱:草野。
3、丁零塞:唐朝设有丁零州,属陇右道月支府,在今西伯利亚叶塞河上游。塞:在这里是边区的意思。一说,丁零为中国古代种族名,汉朝时主要分布在今贝加尔湖以南地区。
4、单(蝉音)于台: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西面。
5、悠:忧虑。哉:叹词,此处大致相当于“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