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42(2/2)
春潮裹挟着雨水在傍晚时分匆匆赶来,野外渡口无人看管的小船自在地横在水面上。
注释:
1、这诗是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所写。滁州,今安徽滁县。西涧:俗名上马河,在滁县城西。据欧阳修说,西涧无水,大约在宋时即已淤塞。
2、怜:爱怜。
3、黄鹂:即黄莺。深树:树丛深处。
十三、李绅
小传:
李绅(772—846年),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原籍亳(bo泊音)州。曾为宰相,后出任淮南节度使。
他在元稹、白居易提倡“新乐府”之前,写有《新题乐府二十首》,可惜没有流传;
现存《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他早年所作的《古风(一作《悯农》)二首》最为后世传诵。
李绅的作品
《悯农》二首
原诗:
(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
前一首诗提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样一个发人思考的社会问题,后一首诗指出统治者的享受来自农民辛苦劳动。
这两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封建统治阶级中较为清醒的眼光,但回过来说,他仍是从恩赐出发,故题曰“悯农”。
译文(参考):
(一)
春播一粒粟,秋获万颗粮。
四海无荒地,农夫却饥亡。
(二)
种地真辛苦,太阳当空舞。
汗珠滴入土,粮食粒粒出。
盘中餐美味,可知多辛苦。
珍惜每一粒,幸福才永驻。
注释:
1、收:一作“成”。
2、闲田:荒废不种的田。
3、餐:一作“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