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朔方两日(18)(2/2)
“去!将那两个人给朕带过来!”默啜的声音在身边周围回荡,带着无法遏制的怒意。他的双眼紧紧盯着那两个悄悄溜下来的身影,仿佛要将他们看穿。
默啜心中的怒火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而这两个人的出现,无疑是在火山口上又浇了一桶油。他不仅要严厉地盘问这两个人,还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他们的回答不能令他满意,默啜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直接砍掉他们的脑袋,以泄心头之愤。
然而,对于默啜的性格,朱葱再了解不过。他深知默啜此刻的愤怒已经到了极点,很可能会不顾一切地杀掉这两个人。但朱葱却不能让默啜这样做,因为这两个人对于他们的计划至关重要。
朱葱看着默啜强压着怒火,低沉的声音中透露出丝丝杀意,心中不禁一紧。他知道,如果默啜真的杀了这两个人,那么他精心策划的计策恐怕就要彻底失败了。
朔方城内的守军虽然兵力不多,但朱葱清楚,一旦这两个人被杀,城中的内应很可能会因为恐惧而反水。到那时,他们想要强攻朔方城,恐怕只会白白增加伤亡,最终得不偿失。
而且,朱葱还知道,方圆百里内的城邑及堡垒边军,得知朔方城被围攻后,肯定会迅速增援过来。如果他们不能在大周援军抵达之前拿下朔方城,那么这场战争的胜负就难以预料了。
“大汗陛下!”朱葱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高声喊道,“请陛下暂且息怒!这两个人或许还有大用,杀了他们恐怕会坏了大事啊!”
城中一直没有任何风吹草动,这实在是有些反常。按常理来说,应该会有一些消息或者动静传出来才对。所以,朱葱心里暗自揣测,想必是城中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而这两个人,毫无疑问,肯定是崔澄和卢业派来通报情况的使者。
朱葱深知朔方城的重要性,为了能够顺利攻下这座城池,他必须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因此,他赶紧劝说默啜大汗,希望他能够暂时平息心头的怒火,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错失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毕竟,只要拿下朔方城,那么大汗想要做什么,恐怕就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了。
默啜本来正处于盛怒之中,但听到朱葱的这番话后,他的眉头微微一皱。然而,这种不悦的情绪转瞬即逝,他的脸上很快就浮现出了笑容,并对朱葱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的观点。
“中行说,你放心吧,朕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默啜说道,“只是,对于那个范阳卢六,朕还是有些疑虑。朕担心他并非真的是崔澄和卢业所派遣而来。”
朱葱听了默啜的话,不由得一愣。他没有想到默啜会对范阳卢六产生怀疑,这让他心中闪过一丝不安。不过,他很快就想起了自己曾经和卢业的那一次交谈,以及他对士族门阀的深入了解。这些回忆让他迅速恢复了镇定,心头的不安也随之烟消云散。
“大汗,您尽管放心好了。以微臣对汉人那些士族门阀的了解,他们在大周可是掌握着绝对的权势啊!就拿这朔方城的副将崔澄来说吧,他不也是他们的人吗?神都的女皇多次表现出想要打压士族门阀的意图,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坐以待毙呢?依微臣之见,恐怕这朔方城中的军权,早就已经被崔澄给牢牢地掌控住了,卢六又怎么可能是其他人能够随便派出来的呢?大汗您可千万不要忘记了,如果没有崔澄在暗中相助,咱们的大军又怎么可能如此轻而易举地从灵州那边悄无声息地杀过来呢?崔澄要是没有掌控朔方的军权,他又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朱葱的这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让原本就对这件事情没有太多怀疑的默啜,心里更加踏实了。
默啜听完之后,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他对朱葱的分析非常满意,不禁赞许地点点头,然后对朱葱夸赞道:“中行说啊,你可真是个有见识的读书人啊!果然比我们这些大老粗看得更加透彻啊!这次能够顺利拿下朔方,你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啊!等回到草原之后,朕一定会重重地赏赐你的!”
“臣,多谢陛下赞誉!”朱葱满脸喜色,难掩心中的兴奋之情,他急忙躬身施礼,向默啜俯身叩拜。这一拜,不仅是对默啜的尊重,更是他内心喜悦的一种外在表现。
事实上,默啜以天子称谓自称,这其中还有朱葱的一份功劳。朱葱深知,要想成就一番霸业,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统御天下的领袖。而默啜,正是他心目中的那个理想人选。
朱葱心中暗自思忖,自己的智谋并不亚于汉末的诸葛孔明,既然如此,那么他所辅佐的人,自然也应当是一个能够君临天下的皇帝。
正当朱葱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突然听到有人禀报:“大汗,人带过来了。”他赶忙从地上爬起来,定睛一看,只见几个亲卫押着两个人朝这边走来。
默啜听到声音,也将目光投向那两个人。火光映照下,他一眼就认出了其中一人,正是曾经出现在自己汗帐中的卢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