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552:李定国来势汹汹,陶侃撤退(2/2)
回到府中后,陶侃立刻修书一封于郭子仪,阐明利害期望撤退。
东城门缓缓拉开一条缝,透出些许火光,五名使者骑快马出城,走山径避开李定国大军,前往秭归。
马蹄声踏踏,回荡在寂静的黑夜中。忽然,使者队长猛地提拽缰绳,忌惮地看着四周。
他三十多岁,左脸处有一道延伸至胸膛的伤痕,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五人胯下的战马俱簌簌发抖,不安地四处张望——以五人所在地为中心,周围的黑暗中出现密密麻麻的深绿色瞳孔,闪烁着凌冽凶光。
“是狼群!”一人惊呼。
队长当机立断,大吼道:“用火把点燃衣服,野兽畏火,不敢轻易靠近。再刺伤战马,以最快速度冲出去!”
“摆脱狼群后再设法熄灭火焰,谁都不许掉队!”
语毕,队长率先点燃衣物,拔出佩刀刺进马屁股当中。战马吃痛,疾驰出去。
然而,出乎队长预料的是,群狼们尽管表现出了对火焰的害怕,看到他冲过来的第一时间身体向后倾斜,可马上便恢复了正常。
几头年轻力壮的狼从同一方向同时撞击战马。
马匹被撞翻,群狼一拥而上,连人带马啃食殆尽。
一只老狼叼着书信,跳跃几下进入一处山洞之中,递给洞中烤火取暖的蛮人。
蛮人看不懂汉语,索性直接传回到李定国军中。
凌晨时,李定国收到陶侃发出的书信,大喜过望,对诸将说道:“第一日攻城使陶军损失惨重,保持攻势继续进攻,不出几日必能破城!”
“传令木鹿,命他率野兽军队埋伏于陶侃撤退的必经之路上。大概率陶侃很快就会弃城而逃,务必在路上拦截其军队!”
于是乎,攻势再起。李定国亲率主力进攻西城墙,庞德、马岱带两千人围北墙,孟获、孟优领两千人围南墙,为李定国分担压力。
围三缺一,是为进一步摧毁孙军的士气。
《孙子兵法》有言:十则围之,意思是当己方兵力是敌人的十倍时,可以采取包围战术,全歼敌军。
李定国有一万人,陶侃只有一千人,人数恰好是陶侃的十倍。虽说并非益州精锐,然有藤甲兵、野兽相助。何况荆州的精锐尽数折戟于豫州,陶侃的部队也并非什么精锐之师。
第二天攻防战结束时,巫县城中的可战之兵已不足五百。
陶侃深夜召集军中将官,对众人说道:“李贼来势汹汹,非我等可挡也,该避其锋芒。”
“今夜子时,我等率军从东门出,撤往秭归。琼妖纳延,由你作先锋开路!”
琼妖纳延出列,腰板挺得极直,朗声称喏,转身前往军营做准备。其头戴镔铁盔,披挂锁子甲,身穿红锦袍,威风凛凛。
86的武力中规中矩,但他已是当下军中武力最高之人,因行事光明磊落而备受陶侃青睐。
望着对方离去的方向,陶侃心中叹息:若非事不得已,侃万不会出卖将军。
李定国围三缺一来引诱我军撤退的目的太过明显,撤退路上必有李定国伏兵。不牺牲将军,只怕我军要全军覆没在此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