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方便的午餐肉罐头(2/2)
荷米公司一看市场反馈,立马就改了销售策略。他们决定主要卖给米啯的中产阶级这肉罐头。不光调整了价格,还砸了好多广告出去,告诉大家这罐头是用新鲜猪肉加上淀粉做的,吃得放心,绝对安全。而且,他们还给这肉罐头起了个新名字,叫“斯帕姆午餐肉”,大家都叫它“午餐肉”。
而荷米公司的招数真挺管用,经过他们一顿猛烈的推广,米啯的中产家庭很快就迷上了这款既方便又快捷还安全的肉食品。午餐肉也顺利抢占了米啯食品市场的大块地盘,火得一塌糊涂,荷米公司也因此赚了个满载而归。
午餐肉这东西,在米啯火得一塌糊涂,成了大伙儿都爱的爆款。但说实话,那仅仅是个开始,它还没迎来真正的巅峰时刻呢。
毕竟是罐头肉,再加上为了节约成本还弄了许多淀粉,所以不管再怎么弄,都是没有新鲜的肉好吃,因此大多数都用来中午的午餐吃,毕竟很多工人中午的时间都很少,自然没有功夫做饭,多数都是用面包凑合吃,于是这种肉罐头就是很好的午餐食物的补充了。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一九三九年迎来了最耀眼的时刻。那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打得热火朝天,全球都被战争的阴影笼罩,米啯也没法再置身事外,只能走上反抗法西斯的路子,派出了大批士兵到鸥洲去打仗。
而打仗时,最关键的就是“装备、人手,还有吃的”这三样。装备和人手,米啯那是不愁的,可吃的就成了他们的头疼事。鸥洲离米啯老远了,给士兵准备的干粮,得能存得住、吃得饱,还得体积小,当然价格也不能太贵,不然运粮和成本就是个大麻烦。
而午餐肉完全满足了作为“军粮”的所有要求,所以它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米军军粮里的重要一员,跟面包、火腿并列,称为三大必备品。
荷米公司最初制作午餐肉时,严格把控了肉、淀粉和盐的比例,调配得恰到好处。这午餐肉味道相当不错,深受米啯士兵的喜爱。
不过,战争拖得越久,米啯就碰到了一个头疼事儿。米军士兵们没把午餐肉当正经饭吃,而是当成了“解馋小肉块”,这样一来,午餐肉的用量噌噌往上涨,直接导致米啯的战争开销飙升,给经济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所以要扭转这局面,米啯让荷米公司着手研发午餐肉的新版本,也就是午餐肉二代。他们提高了产品里淀粉的比例,同时降低了肉糜的分量,结果这午餐肉更像“淀粉块”了。
米军抱怨连连,说荷米公司的食品太难吃,直骂他们心黑,可因为战争,他们没得选,只能凑合吃这些全是淀粉的午餐。
战争快结束时,米啯军费开销变得异常吃紧。为了省钱,他们不仅停掉了给米军的面包和火腿供应,还催生了荷米公司,搞出了三代午餐肉来应对。
第三代午餐肉里面淀粉加得特别多,而且盐也放得更重了。这么做虽然让午餐肉的味道差了点,但胜在能填饱肚子,还能给米军补充盐分,确保他们有足够的力气打仗。
当远在鸥洲的米军终于尝到了他们朝思暮想的“新式午餐肉”后,全都大骂起来。那咸得要命的味道,就像一股猛烈的盐水风暴,冲进了他们的嘴里。每啃完一罐,他们就得猛灌一大口水,好把那股咸味冲下去。从那以后,他们对午餐肉是又怕又躲,除非饿得受不了,否则绝不碰它。而米啯呢,倒是因此省下了不少粮食开销,军费也跟着减了不少。
不过尽管在米军看来,这种午餐肉罐头并不好吃,甚至是难吃,但是王根生尝了一罐之后也并没有觉得有多么的难吃至少比小鬼子的肉罐头要好不少。
而且这个肉罐头配合上援潮军的炒面也是一种不错的搭配,至少不用担心援潮军营养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