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再次炸桥(1/2)
不过与麦可阿涩不同,李骑微目的十分明确,他要的是胜利,是将对手打败,至于过程怎样,仗打得漂亮不漂亮,与战争胜利相比都不值得一提。
上任后的李骑微反复琢磨着援潮军的战术,终于在援潮军的进攻时间上发现了问题:
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六号到十一月二号,援潮军发动大规模伏击战,历时八天。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二十五号到十二月二号,援潮军主动出击,痛击米军,历时八天。
一九五零年十二月三十一号到一九五一年一月八号,援潮军攻到汗城推进至三十七线附近,历时八天。
为什么援潮军的攻击大多只能持续八天左右呢!李骑微很快就想明白了其背后的逻辑:在米军全面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援潮军的补给严重受限,发动进攻的援潮军通常要随身携带口粮和武器弹药,而这些粮食与弹药只够援潮军消耗七天。所以援潮军的攻势只能持续一周左右,然后必须停下来休整,李骑微称这种攻势为礼拜攻势。
援潮军只能发动“礼拜攻势”的原因是没有制空权,而没有制空权还让援潮军的攻击有另一个特点,就是惯于在夜晚发动攻击。
援潮军的夜袭让米军十分崩溃,这是因为援潮军的组织方式十分特别,而这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在夜间更能发挥出其威力。
在解防战争时期,解防军发明了后来在潮啯战场上让米军头痛不已的战斗组织形式:三三制战术组。
援潮军发起攻击时并不一拥而上,而是以三个人为一个战术小组,交替掩护进攻,这样做的好处其一是人员组织更加灵活,只要有三个人就能组成一个战术组,就能发起一次攻击,其二是避免人员过于集中而被米军的炮火大面积杀伤。
由于援潮军三个人就能组成一个战斗小组,其穿插渗透几乎是防不胜防的,神出鬼没的援潮军让米军十分崩溃,而这种神出鬼没的战术在什么时候更能发挥优势呢!毫无疑问:夜间。
由无数个三人战术组组成的援潮军接着夜色的掩护在米军阵地周围发起攻击,米军根本无法判断援潮军到底有多少人,于是难以根据前来攻击的援潮军数量作出有效的回击,援潮军可怕的夜袭能力让米军中竟流传着“月夜属于啯”的说法。
当然了,援潮军惯于发动“月夜攻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米军的技术还不够先进,被动红外夜视技术,以及微光夜视技术还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夜间米啯空军轰炸机飞行员无法采取有效的瞄准轰炸行动。
事实上,无论是礼拜攻势,还是月夜攻势,都是援潮军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想出的应对之策,没有制空权始终是援潮军的痛点。
于是,米军与援潮军的优势与劣势已经大致被李骑微摸清了。
米军优势:武器装备先进,后勤保障能力强,拥有绝对的制空权。
援潮军优势:作战极其勇猛,极能吃苦耐劳,战术灵活,极善于穿插渗透。
米军劣势:战场应变能力差,战术运用较为死板,作战英勇程度不及援潮军。
援潮军劣势:甚至可以说是惟一的劣势就是:脆弱的后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