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真正的八旗精锐,豪格统兵(2/2)
夜色刚至。
左良玉、孙传庭、卢象升、秦良玉他们这些人便回到了义州城内的议事大堂。
来到此处,左良玉龇牙咧嘴。
白天挥舞兵器的动作太狠,使得他现在右臂还有些僵硬,幸好已经抹了金疮药,明天还能上阵杀敌;
秦良玉微微裂开的虎口藏在身后,已经用纱布包扎过,没什么太大影响。
卢象升踏着四方步上前,对着洪承畴开口说道:“大都督,这八旗还真不孬。”
“之前咱们能胜,多少是老天爷站在大明这一边,真正打过之后才知道,大清的八旗论战斗力,的确能称得上是一等一的精锐。”
“咱们大明的精锐跟他们比,还差了点火候。”
此刻在场的都是各方良将,所以能大大方方承认这件事,不必顾忌其他朝堂上的弯弯绕绕。
“要不然,试试夜袭?”
左良玉龇牙咧嘴提议道。
洪承畴摇了摇头,目光郑重:“还不到合适的时机,全军暂时休整。”
待屏退了众将之后,洪承畴独自留在大堂,毅然暗自低语:“这一场仗,或许没那么好打了。”
他只能捏着鼻子承认这个事实。
夜深之时,书房之内。
洪承畴不断复盘着之前大明能战胜大清的情况,复盘之后才知晓。
几乎每一次都是有内应相助,才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让八旗还未成建制便被大明彻底击溃。
如今放到这主战场之上,还有大量蒙古衙门的人给八旗精锐做策应、打迂回,便只能硬碰硬,骨头碰骨头了。
这样下来,就算能用这四平八稳的战略,将整个前来阻击大明王师的正蓝旗包成饺子、瓮中捉鳖,截断对方的水源。
可这样的胜利也只是惨胜,对大明的消耗绝对是恐怖的。
阴影之下,洪承畴继续思索,右手食指无意识地敲着面前的小木桌,发出“咚咚咚”的沉闷声。
声音不大,却在这寂静的深夜里格外响亮。
显然,大明这一方的情况并不轻松。
而八旗正蓝旗的营帐内,一众心腹将领在夜深人静之时,同样围在旗主豪格身前。
他们的脸色也没好到哪里去。
遥想去年、前年,八旗子弟精锐一出,打的那些大明兵个个抱头鼠窜、逃之夭夭,可现如今放在正面战场上。
双方的胜算顶多是六四开,甚至可能只有五五开。
这种落差,对于这些八旗高级将领而言,实在不是滋味。
不过就一个恍神的工夫,对方怎么就变得这么强,能跟他们平起平坐了?
“这些明人不一样了。”
一个心腹将领忍不住开口道。
其他将领听后,有的面露冷笑:“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君王无能,累死一国。
如今这大明之处做主的,已得到确凿消息,可不是那刻薄寡恩的崇祯皇帝,而是那位太祖皇爷朱元璋。”
“朱元璋”这三个大字,好似带着某种魔力,刚一出口,便让方才还在几番探讨的营帐突然沉寂下来。
一个死人如今活了,尤其对他们这些本就更迷信的昔日女真族而言,更让人在这深夜里心底微凉,一阵寒意油然而生。
众人正心中惴惴不安之时,豪格的声音及时将他们拉回现实:“且先不论那大明太祖皇帝究竟是死是活、是真是假,至少可以肯定,如今的大明朝廷,是真的不一样了。
这么一想,他朱由检反倒是咱大清的贵人了。”
豪格拍着胸膛大声一笑,声音里带着浓浓的调侃。
众多高级将领听后,都忍不住会心一笑:“照贝勒爷这么一说,咱大清可得好好谢谢他崇祯皇帝了。”
“可惜这崇祯皇帝到一半就没了,不然咱大清哪有这么多麻烦?”
“还有那智顺王尚可喜、耿仲明这些人,给他们十个胆子,也绝不敢叛了咱大清朝。”
见到营帐内众人心思重新活络,豪格及时收住笑声,面色一沉,众多将领也立刻收敛神色,继续商讨起了正事。
“贝勒爷,这是有法子了?”
有将领耐不住性子问道。
豪格看了他们一眼,知道这些人都是他的左膀右臂,皆可信任。
最重要的是。
他豪格若是倒台了,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不了好。
豪格轻轻咳嗽两下,几分郑重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忽然冷不丁地问道:“诸位觉得,我大清朝如今还能拿得下这大明天下吗?”
话题一出,众多心腹将领齐齐沉默。
他们心中已有答案,却不敢说出口。
原本的大明虽弱,可大清人数终究太少,真正的满人加一块顶天了也就百万,实际上可能也就数十万,而能打仗、善征服的,或许还不到十万。
实际上也就数万人马而已。
想要靠这数万人马,统御数千万人口的大明,想一想就觉得匪夷所思。
原本的大明,大清心里还都打着闷鼓,更何况是如今的大明?
太祖皇帝从凤阳皇陵死而复生,朝鲜之处逼得大清退兵,那明人更是疯了一般,都快要打到大清的国都盛京皇城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任何一个八旗子弟心里也该有数了,就算是大清的皇上皇太极,心里也定然清楚,更何况是他们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