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敲定发行(2/2)
“第一种模式,我的最大权限是北美票房收入抽成百分之二十五,海外票房抽成百分之三十,录像带、所有电视版权总收入抽成百分之二十,电影衍生品总收入抽成百分之五十。”
“不是可以做到电影北美发行佣金只要百分之二十吗?”
“我说了,这是我的最大权限,再低的话,就要由公司董事会决策了。
恕我直言,即使我提交到董事会讨论,以你这部电影的情况,也不可能拿到更优惠的发行条件。”
“那我可以只签订北美发行合约吗?”
“我们环球的发行能力可以直达全世界啊,你不准备在海外上映吗?”维莱特奇怪的问道。
“我是想先在北美上映,看看北美的票房情况再决定海外发行策略。”
“可以这样选择,但是这样做的话,海外发行的时间会大大推迟。
你们也知道,虽然我们好莱坞一直督促美国政府在全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打击盗版。
但是海外很多国家做得不尽人意,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利于电影海外票房。”
“好吧,海外发行也选吧。”林顿想了一下觉得有道理。
“另外,电影在发行的时候,要取得好票房,宣传也很关键吧,你们会投入多少宣传资金啊?”
“按你这部电影的体量和类型,我们先期最多投入200万美元用于北美宣传。
当然如果票房超出预期的话,我们肯定会追加宣传费用的,毕竟票房越高,我们的收入越高嘛。
海外宣传费用要看北美的票房情况来确定。”
“怎么判断票房超出预期?”
“首周末票房达到800万美元吧,以800万美元为线,超过800万美元。
不用你说,为了环球自己的利益,我们也会加大宣传投入,争取更多的成绩。”
“排片呢,首周可以安排多少影院开画?”
“要看你准备什么时候上映,不同的档期,电影院的排片难度是不一样的。”
“我们这部电影是青春歌舞片,观众基本上是青少年群体,必须在暑期上映才能有好的票房,我们计划是8月份上映。”
“8月上映,你们的制作时间很赶啊,你们来得及吗?”
“没有问题,这部电影没有大场面和特效,拍起来会很快。”
“8月份虽然是暑期档末期,但仍然是热门档期,影院的排片竞争很激烈。
争取不低于1500家吧,但是最多也不会多于2000家,前提是电影质量过关。”
林顿默默的思索了一会,所有的条件都问清楚了,好像还不错。
“谢谢你,莱维特,条件我都清楚了,我可以回去和我的制片人商量一下吗?”
“当然可以,你们商量好了随时和我联系。”
等林顿和丹尼尔离开之后,莱维特忽然一拍自己的额头,我怎么这么轻易的就把自己的底线给他们了。
都怪丹尼尔,不行,我和莫里斯合伙开的音乐公司,下次发单曲和唱片时必须要丹尼尔提供更多的宣发资源。
其实这也是林顿要拉上丹尼尔来找维莱特的原因。
否则自己直接一个灵魂诱导法术过去,维莱特就会乖乖的把最好的合作条款奉上。
可是别忘了,这种大公司的合同,是要走很多程序的,很容易被别人发现疑点的。
但是拉上丹尼尔,合作条件又不突破底线,大家很容易就把优惠的原因归到丹尼尔的面子上。
环球自从被日本人收购以后,公司上下各级职业经理人都在想办法挖公司的墙角养肥自己的私囊,业绩自然下滑。
环球唱片去年是因为出了林顿这个异数,利润才大增,让环球唱片在环球影业中的地位大增。
但同样的包括丹尼尔这些高管,也都在做着损公肥私的事情,大家心照不宣,有的还互相勾结。
就这次丹尼尔选择的新人女歌手,林顿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丹尼尔不会直接从环球选人。
而是在自己暗中控股的音乐制片公司推选,或者是找一个新人直接签在自己暗中控股的音乐制片公司。
而且这个音乐公司又挂靠在环球唱片名下,享受着环球唱片的发行资源。
环球还算是好的,最起码公司还在正常运转,虽然业绩差了,但好歹还在赚钱。
像索尼哥伦比亚就惨了,自日本索尼公司收购哥伦比亚后,就被哥伦比亚影业的两位联合董事长古贝尔和彼得斯玩得团团转,坑得裤子都快没了。
不仅花费了两亿美元收购他们个人的公司,还背上了华纳兄弟的诉讼,法院判决再赔偿十亿美元,哥伦比亚影业自然是连年巨亏,两个吸血鬼却赚得盆满钵满。
幸好索尼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幸运的遇到了一个有良心和职业操守的总裁汤米-摩托拉。
加上旗下有迈克尔-杰克逊这棵摇钱树,最近又培养出了玛利亚-凯莉这位天后,还有众多一线歌手。
每年为索尼哥伦比亚唱片赚取了大量的的利润,去年的利润甚至超过2亿美元,这才避免了索尼公司因为哥伦比亚影业的巨额亏损而彻底陷入财务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