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俗世悟道,骗亦有道(2/2)
金光耀?李信想起来这人是谁了,想要靠不知从哪儿搞来的阴阳子母散,去祸害那宋婉儿,然后不小心被自己把东西骗走,还被自己顺便整了一道的家伙,可不就是这名字么。
老刘连连四下查看,见附近无人这才稍松口气,那些大人物们,可不是寻常百姓能随意谈论的。
他要制止孙子别说了,孙子却是压根不听,继续道:“我上次跟着爷爷去城中心,都听人说过了,说是金光耀看上了宋家的小姐宋婉儿,听闻那宋婉儿喜欢风雅,喜欢什么……浪漫?刚好过几天有个规模很大的诗会,听说除了本府外,附近州城的才子佳人们也都会来,他便想要趁着诗会时,和那宋婉儿告白。”
“那金光耀倒也是会想,打算把九千九千百九十九个蜡烛,摆成个桃子一样的形状,进而博得美人欢喜……”
“他把这事和城中心蜡烛店老板说了后,那老板便把这事儿安排给了我爷爷。”
“本来我爷爷不愿意接,因为数量太多,而且时间太赶了,更关键的是,那金光耀没给半点订金,可做蜡烛的材料很多都价格昂贵,这么多数量的话,光是买原料,我们家里钱就根本不够,还要东借西借不少。”
“但不接又不行,蜡烛店老板说了,人家主顾是府尹的亲侄子,已经放言,如果不能按时完工,耽误了他向宋婉儿告白,不光他这蜡烛店以后开不下去,就是跟他店里合作的师傅们,一个个也别想好过。”
“爷爷没法子,只好接了下来。”
“本来寻思着,等那金光耀拿走货,给了钱,我们就能把原料的亏空补上了,顺带还能赚些,于是爷爷和奶奶拼命的没日没夜的干活,眼睛都快熬瞎了,终于没错过时间,而且还保证了蜡烛的品质。”
“可哪成想……那金光耀突然又说,不要这些蜡烛了!现在蜡烛店老板也不管,就让我们自己想办法,我们又能怎么办……”
“爷爷没法子,打算把这些推到街市上,看能不能按原料价格卖掉,至于做工花费的精力,我们也不要了……”
原来是这样……李信点了点头,忽然有点心虚,这事儿,好像和自己有关系!
终是忍不住确认道:“顺娃儿,你可有听说,那金光耀为什么不要蜡烛,也就是不跟那宋婉儿告白了。”
“还能为啥?”,这次是刘大娘说话,满脸震惊:“我东街有个姐妹,她有个远房亲戚就是那些公子哥们喜欢去的青楼里的老鸨,大人物们的事情,可是知道不少。”
“就这金光耀啊……虽然不是个东西,但你说吧,他也有点可怜,听说他本来很正常一男的,但最近不知道为啥,却总是和他一个朋友搅合到一起,两人都是男的,你说恶心不恶心?”
“这种情况下,正经人家的小姐们看到他都要绕道走,他还想和那宋家小姐告白,肯定是做梦了。”
好吧……李信这下子算是完全理清了,老刘而今碰到的麻烦,还真是跟自己大有关联。
甚至可以说是,若非自己恰巧坑了那金光耀一把,老刘就不会有这个麻烦。
既然是这样,那不管是于情还是于理,可就都不能不管了啊。
最简单的法子,当然是利用自己如今的权势,直接施压给那府尹,逼迫其侄子买下这批蜡烛,但这对于自己来说,可并非正道。
而且,现在的自己,也只是个小小的骗子而已。
若是再被权势、被所谓的身份裹挟出去,那再想入道,可就更难了。
当下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报复,什么惩戒恶人,而是要想尽办法帮老刘把这些蜡烛卖出去!
但所谓骗术,不都是用来骗人恶心人的吗?它真的……还可以用来单纯的帮人?
李信没再多说,目送老刘他们离开,然后返回自己宅院内,晒着太阳,闭目思索。
骗人……帮人。
总感觉不是一件事,但又好像,可以是一件事。
只是这件事,即便对于自己来说,好像也是个新的领域了。
不是需要新的骗术,因为世间大多数骗术,都已熟稔在心中,而是在对于骗道的理解上,在其原理上,觉得有些陌生。
不知想到了什么,李信起身回屋,拿起了许久没有握在手中的长枪。
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当初对顺娃儿说过的话:
枪可以用来杀人,但也可用来救人,这世间,很多东西,很多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而在于……你怎么去看它,怎么去用它。
骗道,自然也是如此。
其实如今回想起来,自己骗完颜洪烈,何尝又不是帮了南宋和蒙古,帮了杨铁心。
自己骗欧阳锋,又何尝不是帮了黄蓉。
自己骗白素生,又何尝不是帮了江湖武林?
只不过,当时的自己只是为了骗,只是一门心思的要去对付某个人,而并没有刻意去考虑过这些。
而现在……
当思路理通后,李信没用多久,便想到了合适的骗术。
傍晚,老刘一家推着车归来,和意料中一样,蜡烛没卖出去几支。
还是那句话,这时代的蜡烛是奢侈品,宫廷用的高端货要四五百文一支,而即便是民间所用的普通货,一根也要二三十文。
当今普通百姓日收入在一百到两百文之间,大多常见工作都是一百文。
也就是说,如果一晚上点个两根蜡烛的话,那就直接花掉了一半的收入!
所以普通百姓照明大多是用油灯,唯有商贾、达官贵人们,才会常用蜡烛。
而那些有钱人的话,家中备着的一般够日常所需,就算采买也是去那蜡烛店里,哪怕你老刘头在街边小摊卖的更便宜些,又有哪个负责采买的下人在逛街时还专门看看你的蜡烛,想着为主家省点钱?
照老刘这售卖速度,要把九千九百九十支都卖完,估计要等猴年马月。
那些借来的买原料的钱,可不能一直欠着人家。
就是因此,归来后的老刘一家才越发愁苦,他们,是真的没辙了。
只能想着明天再推到街上,碰碰运气。
入夜后,李信将人厨子和张一氓又喊来过来,递给二人些纸条,又吩咐了一番后,这二人便出去忙乎了。
此时,距离十余个州府的才子佳人汇聚一趟品诗论赋的大型诗会,还有三天时间。
但外地的颇有才学者,早就提前赶了过来。
毕竟大聚之前,还要和相熟者提前小聚,逛吃逛吃,或是青楼勾栏邀月品酒。
真正的穷才子,也没资格或是没兴趣参加者诗会,因此多数只为附庸风雅,同时扩展人脉圈子。
当然,也有不穷的真才子,但终究只是少数。
一时间各大酒楼客栈人满为患,据有心人不完全统计,起码有千把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