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1980:开局赶山宠妻当首富 > 第109章 一鸣惊人!产业链构想震动市委!

第109章 一鸣惊人!产业链构想震动市委!(2/2)

目录

张智东却不以为意,哈哈一笑:“小陆同志,你太谦虚了。英雄不问出处嘛!你的眼光和思路,我看比我们一些科班出身的干部还要强。这个顾问,不是虚衔,是要你实实在在地参与到全市的规划中来的。人才难得,我们不能埋没了你这样的能人!”

江源县的两位领导也是又惊又喜,市委书记亲自开口,这分量可太重了!

他们连忙在一旁帮腔,说陆青山年轻有为,一定能胜任。

推辞不过,陆青山只得硬着头皮应了下来,心中却像是揣了十几只兔子,七上八下的。

中午,陆青山平生第一次和市委书记、市长以及各局的一把手同桌吃饭。

席间的气氛热烈而融洽,领导们频频向他敬酒,询问山湾村的情况,言语间满是期许。

陆青山端着酒杯,看着眼前这些平日里只能在报纸和收音机里听到的大人物,只觉得一切都像是在做梦,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

饭后,江源县的张新成书记和刘跃进县长特意找到陆青山,再次郑重表态,县里会立即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由一位副县长牵头,全力保障山湾村项目的资金、政策和人力支持,确保项目万无一失。

下午,按照市委办公室的安排,张万年主任亲自陪同陆青山参观了市郊的一个大型农业示范基地。

这个基地规模宏大,设施先进,种植着各种新奇的蔬菜瓜果,养殖着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畜种。

各种玻璃温室、自动化喷灌系统,让陆青山大开眼界。

他一边听着基地负责人的介绍,一边暗中催动“山野之心”的感知力。

很快,他便察觉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比如,一片看起来长势旺盛的经济作物,其根系下的土地“情绪”却显得有些疲惫和板结,显然是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导致的地力透支。

还有一处新建的种兔养殖区,虽然兔子看起来活蹦乱跳,但他却感知到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极淡的、不易察觉的病气。

陆青山将这些发现默默记在心里,并没有当场点破。

这些问题,对于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来说,或许不难发现,但对于只注重表面光鲜的管理者而言,却很容易被忽略。

他知道,自己现在身份不同,一言一行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凡事需三思而后行。

傍晚,回到招待所,张万年客气地告知陆青山,市里领导希望他能多留几天,参与制定一份更详细的山湾村远景发展规划,以及初步构思一下全市推广山湾村模式的可行性方案。

陆青山明白,这是市里对他的进一步考验和重视。

他没有推辞,只是提出想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

在招待所总台,他拨通了湾沟镇邮电所转山湾村村委会的电话。

等了许久,电话那头才传来赵永年略带喘息的声音。

陆青山简单将市里会议的情况和好消息说了一遍,特别是五十万专款和专家组的事情。

电话那头,赵永年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连声说着“太好了!太好了!”陆青山甚至能想象到老支书拍着大腿,咧着嘴笑的模样。

他特意让赵永年把电话转交给林月娥。

当听到妻子那熟悉又带着几分忐忑的声音时,陆青山的心一下子就软了。

“月娥,放心吧,一切顺利。市里很支持我们……你和闺女在家好好的,等我过几天就回去。”

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平静。

林月娥在那头“嗯”了一声,声音有些哽咽,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细碎的叮嘱。

挂了电话,她捂着嘴,眼泪再也忍不住,簌簌地掉了下来。

村委会里,听到消息的村民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整个山湾村都沸腾了!

深夜,陆青山独自站在招待所的窗前,望着窗外白山市的点点灯火,心潮澎湃。

从一个家徒四壁、人人喊打的“陆癞子”,到如今被市委书记赏识,即将手握巨款,甚至成为全市的经济顾问,这一切的变化,不过短短数月。

重生带来的不仅仅是弥补遗憾的机会,更是一个他前世想都不敢想的广阔舞台。

肩上的责任,也如这沉沉夜色般,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

就在他思绪万千之际,房门突然被“咚咚咚”地急促敲响。

陆青山心中一凛,这么晚了,会是谁?

他警觉地走到门后,沉声问道:“谁?”

“陆青山同志,是我,张万年!”

门外传来市委办公室张万年略显焦急的声音,“出事了!你得赶紧跟我走一趟!”

出事了?

陆青山的心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笼罩了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