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我的登州【五】(2/2)
李重山看着杨元嗣,若有所思。
不论什么时候,最底层的人的感情永远是最朴素的。
杨元嗣相信,就在这些流民里,肯定会出现一批完全忠于自己的战士。
当然他们现在可能还是排队领粥众人中的一个瘦弱青年。
杨元嗣现在真正的战士正在冒雪训练。
登州海边停着七八十艘战船,杨信正指挥登州步兵上下船进行训练。
张顺也穿了一身蓑衣,亲自带着水军跟杨信进行配合。
杨元嗣吸取了刚才的教训,远远的看了看就离去了。
郡王府周围的城墙已经建造了约有一半,周长二十里。
杨元嗣的本意是不想修筑城墙的,虽然登州是他的大本营。
不过杨元嗣的战略思想是以攻代守,主动攻出去。
赵纬纶严重不同意这个想法,他是个非常谨慎的人。
登州军所有的家眷都在郡王府周围,这些人一但有了意外,
整个军心就不稳了。
杨元嗣转念一想,古代名将都讲究个未胜先虑败,小心点也没有错。
在修城的问题上,赵纬纶和他的关注点又不同。
赵纬纶担心的是城池规模违制,杨元嗣担心的规模不够大。
北宋朝廷私人修建城池跟谋反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杨元嗣手里可有一张别人都没有的牌:赵金儿。
杨元嗣还在汴梁的时候就上书说是郡王府为了公主莅临,需要扩大规模。
规模扩大了就要防备盗贼,需要建造城墙和寨堡。
徽宗觉得这个逻辑没有什么问题,就让户部唐恪去办了。
唐恪也不知道杨元嗣要修筑什么样的围墙,只是听说他居然不要户部一贯钱,这就好办了。
杨元嗣的魄力比赵纬纶大多了,直接计划将城墙修筑二十里。
这下轮到赵纬纶傻眼了,这个规模比登州城还稍微大一些。
不过反过来这样也有好处,那些流民中的青壮正好能够派上用场。
还有一个人比他们两个还高兴,就是陶宗旺。
陶宗旺似乎对于建筑和地道有一种异乎常人的痴迷。
他没回城里和家人一起住,而是在城墙的边上建了一座房屋,
天气稍微转暖,就带领工匠施工。
杨元嗣进来的时候,陶宗旺正在烤火。
他只穿着一领薄棉袄,敞着胸在那里烤火喝酒。
陶宗旺看杨元嗣进来,急忙站起来行礼。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将酒碗放下,杨元嗣笑道:“都坐下,我只是天冷啦,讨一杯酒喝,你们这样却不自在了。”
陶宗旺哈哈大笑,给杨元嗣和李重山都倒了一大碗,
赵纬纶却笑着摆了摆手。
杨元嗣将碗中酒一饮而尽,笑道:
“我以后攻城略地还需要你的地道呢,别将正经手艺落下了啊。”
陶宗旺也笑道:“大王但有驱使,小人时刻准备。”
“不过这修筑城池,正是我的看家本领,真是过瘾。”
他一边说,一边拿出一堆图纸铺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