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杨鹤的想法(1/2)
总督府,杨鹤看着蔡平:“什么,你们要招兵买马?”
蔡平想起夏竹的话:“杨总督,这次招募不花朝廷的钱财,由乡绅出钱。”
杨鹤这才放心下来:“你要保证招募的人只能用来保护自己,不能滥杀无辜。”
这时候杨鹤还在关心他那套招抚和元气说的理论。
蔡平点头:“放心吧,总督,我们这些卫所兵最近名声可好了,你是知道的。”
杨鹤点头:“我听说了,你们这些兵士在这段时间上街吃喝都给钱,是我见过最好的队伍了。”
蔡平:“嘿嘿,我们应该是待遇最好的卫所兵了,再不好好守规矩就说不过去了。”
其实是因为只要出现不守规矩的兵士,比如买东西不给钱,欺负弱小,孙青山就停止资助,然后让夏竹等人直接告诉蔡平。
现在夏竹等人可算是蔡平眼中的宝贝。
没了这些关系户,说不定就要断顿呢。
战乱,旱灾,有钱有粮食就是厉害。
军中的粮饷拖欠,少发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不仅是兵士,就算是百户,将军都没有钱。
上一批因为军饷造反的还在白水县的矿山劳作呢。
如今有一批关系户天天问家里人要钱来补贴原本朝廷发的饷银,就要求兵士们守规矩,多良心呐。
别说收拾不守规矩的兵士了,就算是收拾秦王府家丁都不在话下。
这种关系户可得维护好,就算是把指挥使的位置给他们当都可以。
现在这些关系户都是总旗(中士)身份,厉害着呢。
特别是夏竹,已经当上了百户。
说不定还要往上提一提(千户)。
兵士们也都看明白了,这夏竹等人就喜欢守规矩,讲道理。
兵士们:“以前不守规矩才可能吃饱饭,现在只要守规矩才能吃饱饭,我们不傻!”
不过潜移默化之下,兵士们好习惯逐渐养成,慢慢的他们的行为和办事方法就会变成白水县那样。
看着走出总督府的指挥使蔡平,杨鹤兴奋起来。
“如今西安都指挥使司要招揽新的卫所兵,还不用花钱,我就有底气大力招抚流贼,哈哈哈。”
“来人,备笔墨,我要给陛下上书!”
内容大概是流民造反的原因是因为饥荒,民不聊生,如果剿匪的话,要花费很多银粮犒劳兵士。
并且百姓们没有粮食生存,必定再次造反。
如今流贼已经成了气候,一定要好好安排,让他们有糊口的钱粮,和能种地的环境。
如果剿匪的话,不仅钱花了,杀人太多,不利于国家元气。
花钱安抚,钱花了,百姓还在。
最后着重说了下西安府想要招卫所兵防止王嘉胤农民军的危机。
并且不需要国家出钱,这次组建卫所兵由本地的乡绅和西安都指挥使司联合创建。
巴拉巴拉……
杨鹤的想法不能说错,只是眼光太长远了,他主张把钱花到招抚赈济上面,帮助农民恢复生产。
这样不仅可以消灭贼患,而且农民安插既定后,明廷还能继续征收赋税,“利莫大焉”。
如果一味主剿,把钱用于军费,百姓们都被剿灭,无法恢复生产,花掉的钱不能通过赋税形式收回来。
杨鹤自己之前不是没有招抚过,不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参加起义的人势必越来越多,剿局既不易结,后患也更加严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