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十万两不够(2/2)
孙青山站在一边:
“回总督的话,我们李氏商行需要很多人口来制造布匹,玻璃制品及修路,所以那些地方的百姓们可以为我们干活谋生。”
御史吴牲点头:“原来如此,孙员外郎倒是个大善人。”
在吴牲这些人看来,灾年里给百姓们一份糊口的工作不问他们要钱就是大善人了。
他在路上见了太多因为饥荒而发生的动荡和暴乱。
孙青山微笑:“大人言重了,在下只不过是为了家乡安稳而已。”
御史吴牲嘚瑟:商人就是商人,胸怀就这么一点点。
帅气的甩了一下头发,拉长了腔调:“孙员外啊!”
那种当官的优越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我从京师带来了十万两银子,五万石粮食,可是要拯救整个陕北的。”
孙青山想起李冰给他算过的账,这吴牲的赈灾款最多能坚持两三个月就了不得了。
于是赶紧拱手问道:“大人真是心系百姓啊,不过大人的钱粮能用多长时间呢?”
吴牲只顾嘚瑟了,别人求着发粮的情况让他有些飘飘然。
“额,本官这倒是没有计算,不过十万金,拯救陕北的灾民应该绰绰有余吧。”
孙青山要的就是吴牲说出这句话:“御史大人,您也在陕西见识过旱灾的厉害了。”
御史吴牲疑惑:“本官知道,饿殍百里,百姓们什么都吃。”
孙青山道:“是啊,十万两银子看起来很多,可是陕西受灾的百姓却以百万计。”
吴牲:“啊?”
孙青山又道:“现在陕西的粮价疯涨,特别是延安府,一两银子只能买一斗粮食。”
吴牲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这,这十万两银子在陕北买粮食的话只能让十万人吃上一个月?”
“就算是加上赈灾粮食,也不过能坚持两个月。”
【李继贞的疏中说得很明白:“前赈臣携十万金往,度一金一人,止可活十万人,而斗米七钱,亦止可活五十日耳。皇上宜敕赈臣回奏,前十万金果足乎?不则当早沛恩膏,虽内帑不宜惜也。”】
孙青山摇头:“可陕北受灾的,吃不起百姓的何止数十万?”
仅仅王嘉胤部下都有三十多万人。
三边总督杨鹤在一旁焦急:“吴御史,这可不能全部买粮食,还要拿出一些用来安置流贼呢。”
“皇上可是给你下过诏书的!”
这些招抚的流贼如果不好好安置,可是要变成官贼的。
如果赈灾的事情做不好,轻则罢官,重则被当成背锅的。
吴牲不嘻嘻:“这可如何是好啊,难道再问朝廷要些?”
随后摆手:“不妥,不妥,这已经是皇上的小金库了。”
吴牲此时也不再管孙青山是不是商人了,
赶紧问孙青山:“孙员外,你可有什么好的方法?”
孙青山见到目的达成,叹了一口气:“总督大人,御史大人,我这一介商贾,能有什么方法呢。”
然后顿了一下:“不过我做生意需要有人来干活,总督大人,如果那些来投降的灾民没有生计,可以交给我,我们的矿山需要很多人。”
杨鹤皱眉:“你不会把他们压榨死吧?”
孙青山笑道:“总督大人,放心吧,包吃包住还发工钱!”
“不过需要总督大人给我行一点方便,不然这些灾民可不能长久留在这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