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官府收割(1/2)
三大粮商突然入场,粮价之争瞬间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个价位,对三大粮商而言尚有利可图,可对那些外地粮商来说,已是血本无归。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跟进,否则亏损只会更加惨重。
但是,粮食不是你想卖,就能卖得出去,因为刘轩不买了。前一日外地粮食出售的粮食,十之八九都流入了刘轩的粮仓,真正落到百姓手中的,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一是百姓囊中早已空空如也。即便还有几个铜板攥在手里,也断不会跟着这股风潮抢购粮食。自古以来,市井小民都是“买涨不买跌”——物价节节攀升时,生怕明日更贵,便争相抢购;可一旦价格持续走低,反倒都盼着能再降几分,谁也不愿轻易出手。
这几日安东城中所谓的“抢粮盛况”,不过是刘轩布下的一局好棋。起初,他以二百六十文的高价抛售,引得三大粮商疯狂吃进囤积;待外地粮商以百余文的低价进场时,他又反手大肆收购。这一来一去间,粮市的主动权,早已牢牢握在他的掌中。现在他手中的粮食比以前更多,而且还赚了一笔。
接下来的日子里,粮价一直下降,所有粮商都不得不将价格压到七十文以下,却依然无人问津。三大粮商也终于尝到了苦头,仓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而他们的店面,却门可罗雀。
就在众粮商焦头烂额之际,一个消息如春风般传遍全城——钦差大人将于二十日上午在府衙召集所有粮商,以官价收购粮食,助他们渡过难关。
消息一出,粮商们如见救星。到了约定的日子,府衙内人头攒动,平日里宽敞的大厅此刻竟显得有些拥挤。各路粮商或低声交谈,或翘首以盼,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
就在此时,刘轩带着几名随从从后门缓步而入,厅内嘈杂的议论声戛然而止,空气瞬间凝固。
刘轩在案前落座,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诸位,本官深知各位手中,积压了大量粮食难以脱手。今日代表朝廷,特来收购诸位囤粮,助你们渡过难关。”
粮商中,朴布诚囤粮最多,此刻也最为焦灼。他虽对刘轩恨之入骨,却第一个按捺不住开口:“敢问大人,官府打算以何等价格收购我等粮食?”三大粮商虽都到场,却刻意装作互不相识,各自站在不同角落。
刘轩缓缓伸出两根手指:“二十文,有多少,本官收多少。”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这哪里是收购,分明是收割!
一名唤作金大壮的外地粮商愤然说道:“官府竟如此狠毒!这个价钱连本钱都不够。我们宁可让粮食烂在仓里,也绝不卖给官府!”
刘轩猛然拍响惊堂木,厉声喝道:“官府狠毒?当初你们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时,可曾想过百姓死活?若不是你们贪得无厌要发国难财,何至于落到今日这般田地?”
他冰冷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粮商,声音低沉而威严:“而且,官府收购粮食,并非没有条件。其一,五日之内,必须自行将粮食运至官仓,逾期不候。其二,要卖粮者,必须尽数出售,一粒不留。想卖一半留一半?休想!”
话音落下,大堂内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