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 第386章 离乡归乡

第386章 离乡归乡(2/2)

目录

接下来的日子,李砚棠家门前车马不绝。绫罗绸缎的富商们带着账房先生,捧着银票地契,你争我赶地往里挤;州县官员们则捧着公文簿册,排队等候召见。原本清静的宅院,愣是成了临时的朝堂。

这一日,刘轩坐在正厅,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捐银册子,嘴角微扬。对宁欣月道:“月月,我们可以回去了。”

宁欣月面带微笑,将手中的一碗清水捧到丈夫跟前,说道:“尝尝吧,下溪路打出来的井水,可甜了。村民们挑了几十里,特意给你送过来的。他们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永远感激你这个‘钦差大人’。”说完,她又特意补充一句:“你放心喝,夏至已经用银针试过了。”

刘轩笑了笑,伸手接过,一饮而尽,只感觉甘甜无比。

第二天早上,晨雾未散,李砚棠家门外已挤满了送行的百姓。

李砚棠在轿前驻足,仰头望着府门上那块崭新的匾额——“唐宁公主故居”,心中感慨颇多。她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乡。如今,她却要以北汉长公主的身份,去祖先的故乡生活了。

“公主,该启程了。”夏至轻声提醒,为李砚棠撩起轿帘。

李砚棠深吸一口气,空气中还残留着韩哈村特有的泥土气息。她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生活了十五年的宅院,钻进了轿子之中。

一行人轻装简行,不显山不露水。宁欣月和李砚棠共乘一顶青布小轿,四名协军精锐乔装成轿夫。刘轩和夏至各自骑着寻常的枣红马,四名侍卫换了粗布衣裳,腰间暗藏短刃,扮作随从,和李砚棠的两个丫鬟一起跟在后面步行。

远远望去,这队伍不过是寻常富户出行——轿帘低垂,骏马缓行,仆从规矩,任谁也不会想到,这轿中坐着当朝皇后与长公主,马上之人更是北汉国主。

行了二十余里,四名协军额上已渗出细密汗珠,粗布短衫的后背洇出深色汗渍。时近正午,日头毒辣,恰见道旁支着个茅草搭的茶棚,褪色的布幡上歪歪扭扭写着“井水大碗茶”五个大字。刘轩勒住缰绳,枣红马打了个响鼻停下蹄子。

“在此歇歇脚吧。”刘轩话音未落,茶棚里跑出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约莫十二三岁的年纪,眼睛亮得像两汪清泉。一身粗布衣裳满是补丁,却浆洗得干干净净。

“各位老爷夫人用茶么?我们这里沏茶用的水,都是村里的井水,可放心饮用。”说完,掀开水缸盖子,给众人瞧里面清澈的井水。

刘轩失笑,随手将马缰系在歪脖子柳树上,说道:“沏上几壶,用最好的茶叶。”

即便小姑娘不解释,刘轩也知道这是井水。各村水井打好后,他已经下达了封闭清溪的命令,每天都有人在溪边巡逻。再加上官府大力宣传饮用不干净水的危害,估计现在也没人在敢碰清溪水了。

几个人分别坐在长条凳子上,喝茶休息。宁欣月忽见官道对面坐着个银发老妪,枣木拐杖斜倚在身旁大石上,烈日炎炎,老妪脸上满是汗水。她心中生出恻隐之心,便倒了一碗茶水,准备让夏至给送过去。

正这时,官道尽头突然扬起一溜黄尘。一辆垂着杏色纱帘的马车疾驰而来,那老妪见到马车,颤巍巍拄拐起身。宁欣月还当是家人来接她,却不料就在马车将要驾驶近之时,老妪却突然摔倒在地。

宁欣月大吃一惊,怕老妪被马车所伤,下意识地站起。却感觉手腕一紧,已被刘轩攥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