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楼州新政(1/2)
刘轩返回王宫时,新任楼州巡抚周思翰、总兵哈勒股,以及沈云飞和其麾下将领,早已在殿内恭候多时。
众人行礼毕,刘轩赐座,随即安排军政要务。
哈勒股所率一万精兵,尽数接替沈云飞部驻防楼州。此军由汉、契丹两族将士组成。按照北汉旧制,边军半兵半农。将士可与当地女子婚配,落户楼州。他们退伍后,朝廷发放退伍费,其后代承袭军籍。
楼州初定,民事乃是重中之重,刘轩决意最少向楼州移民五十万人口。他指着案上地图道:“楼州绿洲广袤,可建村落,适当开垦良田。此地乃西域咽喉,商路要冲,中原商贾来此贸易,大有可为。”
说到此处,刘轩神色一肃:“另有一事至关紧要。楼州百姓建房烧火,多伐胡杨。朕欲颁《禁伐令》,将胡杨林收归国有,严禁私伐,以免生态恶化。”
周思翰拱手道:“国主明鉴。百姓建房,终需木材……”
刘轩摆手道:“非是完全禁伐,而是要有章法。可设轮伐之制。”
见周思瀚不解,他耐心解释:“譬如胡杨,十年成材。可将林场分作十区,每年伐一区,随即补种。如此周而复始,既保生态,又足民用。”
周思翰恍然大悟,连连称是。
刘轩又道:“楼州绿洲虽广,却脆弱易损。若放任砍伐,北方流沙必将南侵,吞噬百姓家园。你们这些官员要做的,就是让人进沙退。在沙漠边缘广植林木,锁住流沙。朕有一种以芦苇草格治沙固沙之法,以后再和你们详说。”
周思翰连连点头,接着又问:“陛下,民以食为天,若不允许百姓大面积开荒,移民生计如何保证?”
刘轩沉吟道:“可在树林里种植耐阴性较强的农作物,比如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等等。此地最宜植棉,中原百姓因棉价太贵,冬衣多以稻草破布填充。若西域棉花大量流入,可解万民寒冬之苦。”
他指着地图继续道:“粮食不足,可由内地调运。罗布海鱼产丰饶,可设官办渔场,雇民捕捞,亦可解决一部分百姓的生计。”
刘轩目光如电,直视周思瀚道:“周爱卿,你在蜀国时曾任丞相,朕相信以你的才干,治理这楼州之地,当不在话下。”
周思瀚慌忙起身,躬身行礼:“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刘轩微微颔首,示意他落座,随即转向沈云飞:“沈师长,你部交接完毕后,即刻整军备战。年底之前,朕要看到车师、精绝、鄯善三国尽归楼州版图。车师乃西突厥藩属,精绝、鄯善依附吐蕃,需防这两国派兵干涉。”
沈云飞霍然起身,抱拳应道:“末将领命!只待那三个国家打起来,立即派兵前往……”
那三个王子果然没让刘轩失望,他们回国后,立即劝说各自国王兴兵讨伐。先是精绝与鄯善兵戎相见,半月后,车师王子亲率大军南下,与鄯善合击精绝。
精绝国在两国夹击下,迅速覆灭。随后车师又与鄯善反目,刀兵相向。一月之后,鄯善国也步了精绝后尘。
就在车师将士庆贺大胜的第二日,北汉大军如神兵天降。短短数日间,车师将士浴血打下的两国疆土尽归北汉,万余车师精锐也全军覆没,埋骨他乡。
自此,精绝、鄯善两国故地,正式划归北汉楼州,设为精绝府与鄯善府。
楼兰故宫内,刘轩负手而立,凝视着案上的西域全图,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北汉大军距大唐西域都护府故地已越来越近,中间那些城邦小国,根本就不足为虑。这条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眼看就要在他手上重现昔日辉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