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最大的阻碍(2/2)
“樊於期带领二十万大军,一路赶往赵番吾城,李牧必定会提前知道。若樊於期此前赶了长途的路程,又没有让大军休整,李牧抓住这个机会,趁着秦军疲惫,对樊於期的大军猛攻,也不是不可能一日之间就战溃秦军。”
不愧是将领,杨端和略一思索,便猜到了李牧为何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击退秦军。
原本按照秦王嬴政的计划,他们两路人马,汇合在一起要达到赵国所有战力总和了,就算其中有一路被挡,另外一路人马,也可以一路横推,一步步让赵国沦陷。
等到他们两路人马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便是赵军大败之时。
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只一战,李牧便已经打了大胜仗,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也让李牧的声望变得前所未有的高。
王翦也觉得杨端和的话很有道理,悄悄松了口气:“就算樊於期的部下死伤□□万人,我秦国对这个损失也还顶得住,不至于伤筋动骨。李牧,看似军事才能已经出神入阵,但其只是抓住了我们的每一个弱点和差错。日后,我们若是与其对上,须得加倍小心。只要不给李牧可趁之机,他便不能破我秦军!”
话是这么说,不过二人心头还是有些沉甸甸的,毕竟人是活的,李牧几场名战,赵破匈奴之战,肥之战,番吾之战,均是大胜,这种胜利,比起当年白起长平之战的惨胜,那要高明得多。
李牧领兵打仗的能力已经不言而喻,就算他们不给李牧留机会,难道李牧就不能创造机会吗?
这李牧,已经成为秦国一统七大诸侯国最大的障碍。如果战场上除不掉李牧,那么,秦王嬴政必将考虑动用战场以外的手段,除掉李牧了。李牧正当盛年,就凭这一点,就能让赵国续命二三十年,这二三十年,变数太大了。万一赵国有一位雄才大略的新王上任,那么,这秦赵决战的格局,可就要逆转了。搞不好,秦国反而有灭国的风险了。
不过,这也是秦王嬴政需要担心的事情,现在,王翦和杨端和还是要先将司马尚的大军击溃再说。
对于番吾之战秦军的惨败,秦王可能会惩罚樊於期与桓??,但他们二人毕竟不负责那边的战事,因此祸灾还没有到他们二人头上。两人担心的是,司马尚已经收到消息了,而他们却没有收到。这樊於期与桓??,到底在搞什么鬼?理论上,樊於期与桓??不可能战死啊!
带着种种不解,二人督军猛攻,十几日下来,这赵长城的士兵,便死伤惨重,这还是司马尚命大军奋力抵抗的结果,若是司马尚稍微疏忽一些,被王翦与杨端和抓到机会,一不小心,就会直接失去长城天险。
“这秦王嬴政让王翦与杨端和二人率军攻我赵军,的确有其独到之处,我赵军面对十五万秦军,如同面对二十万秦军一般压力,这二人,有大将之才!假以时日,必对我赵国构成心腹大患。”尽管司马尚心情异常沉重,但心中不得不佩服二人的打仗能力,此时,司马尚都有些退缩了,犹豫要不要撤出长城,与李牧大军汇合了。
“李牧大将军还有多久能到?”司马尚的身边还聚集了一些部下,现在几人正在商讨,该如何面对秦军猛攻。
“据估计,最早也有一日时间。”一名都尉主动说道。
“一日?太晚了,现在我赵军已经出现了败势,明天王翦若是再次对我赵军发起猛攻的话,恐怕我赵军支撑不了那么久。”司马尚的脸色不太好看。
这时,门外又一名手下叫道:“报,秦军逼进我长城,似乎是要继续进攻!”
司马尚脸色又是一变:“此时是深夜,难道王翦还要在深夜与我们赵军作战不成?”
或许,王翦已经收到了樊於期与桓??溃败的消息?司马尚心思不宁。
“将军,我们怎么办?士兵们已经很疲惫了。”都尉的声音很是紧张。
司马尚立即起身,又一名都尉站起身发着狠说道:“跟他们拼了!难道我们这么多人,还守不住一个长城吗?欺人太甚,等到李牧将军到了,必要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司马尚一摆手:“我们是在打仗,不要代入个人情绪,王翦这么做,可能并不是想要趁夜进攻我们,而是扰乱我们军心,阻止我们的士兵休息,多派一些放哨的士兵,找眼皮活的人,今夜,让士兵睡在长城止面!我们一定要坚守到李牧大将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