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李牧传 > 第二百四十一章:邯郸王城陷落

第二百四十一章:邯郸王城陷落(1/2)

目录

第二百四十一章:邯郸王城陷落

“大王,我们败了!”邯郸朝堂上,赵王迁沉默不语的端坐在王座上,下方的朝臣,至今还不敢相信,前线传回的消息是真的。如果赵葱大败并战死的消息属实,那么,赵国,其实已经灭亡了。只是看王翦何时入城了?

赵王迁无力地擡了擡眼皮,问:“赵葱呢?”

“赵葱大将军战死了,颜聚带着余下的不到三万赵军拼死突围,逃到了邯郸王城,现在准备与秦军在邯郸王城殊死一战。”

“大王,目前我们赵国,只剩下了不到十二万的兵力,而秦国向我邯郸王城进军的秦军,起码还剩下三十五万人马!”

朝堂上再次出现了短暂的沉默,三十五万人马,他们赵国拿什么对抗对方?十二万大败的残军,对战秦国士气正盛的三十五万精锐?

赵王迁四下看了一眼,只见自己的兄长赵嘉这次竟然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一众大臣,也少了许多。这危难关头,这些人大概都是在为自己考虑退路了吧。赵国的灭亡,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严重点儿说:此时不逃,已没有逃走的机会。

司马尚和司马堂两兄弟,如果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跟王翦和杨端和,还有得一拼。但如此悬殊的战力上,加上攻城机械的助力,守城一方,其实占到的优势,已经不像大周王朝初期时那么明显,再加之两人并没有李牧运兵神速多变的特点,这场邯郸守卫战,未战,已确实必败。

此时,秦国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就算赵王迁明知道有些人心中已有异心,此时他也没有闲心去管这种事情了。

别人可以逃,他不能逃,这赵国,是他赵王迁的江山,他不甘心让自己的赵国,拱手交给秦国。可惜,这一手的失败,是他自己促成的。

如果李牧不死,他赵王迁很大概率当不了亡国之王,这赵国,还能传到下一代,如果下一代贤明,说不定赵国还能够反盘。但是,因为赵王迁决定杀李牧,将这些可能,全部都斩断了。

直到现在,他还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真的,是他错了吗?

为何,李牧一死,我赵国便败了呢?

赵王迁心中呢喃。

“大王,我们赵国已经无力再抵挡秦军的攻势,现在,是否放弃抵抗?让司马兄弟护送大王到我赵国北部边境,以图未来复国。请大王下令。”又有大臣向赵王迁提议道。

不过,赵王迁对此人的话没有任何回应,只是在心中想着,赵国与秦国争雄了几十年,偏偏到了他这儿,就毁于一旦了呢?

“大王?”

朝臣们急得不得了,甚至有人见赵王迁没有任何回应,偷偷的离开了朝庭。

其它朝臣见状,也有一些人出现了异动。总不能大家都陪着赵王迁,死在这赵国王宫里吧。

赵嘉和一部分朝臣,根本就没来上朝,这说明,赵嘉和这部分朝臣,已经带着司马尚、颜聚手中仅剩的12万赵军,要么向齐楚国逃去,要么向赵国北部边境逃去了。

否则,他没理由不来。秦军杀赵军,但秦军往往不杀王室和大臣,最多象征性的,把赵王迁杀了。

因此,赵嘉肯定是有图谋的。现在大臣们向赵王迁建议的话,赵嘉,已经在执行了。

这一刻,赵王迁仿佛整个人都清明了,但,一切都晚了。

“不好了,敌将王翦,带着大军,杀到了王宫外!”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来,这让其他人脸色微变,心中暗道完了,赵国完了,尽管他们再如何不敢相信,也只能咬着牙接受了。

最后时刻,赵嘉带着赵国仅剩的12万大军,跑了。

报信人话音刚落,外面便响起了秦人的大吼:“赵国已经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我秦军没有必要对赵国人屠戮殆尽,放下兵器,归顺我秦国,可免一死!今后的赵国领土,就是我大秦国的领土,今后的赵人,就是我秦人了。”

此时赵国对秦军已经没有了任何可较量的资本了,秦军之前之所以在几场战争中,只想着把赵军消灭,那是因为秦军要削弱赵军的有生力量,以免赵军一次次卷土重来。

赵嘉带着赵国仅剩的兵力逃走,这是王翦没预料到的,不过,以赵嘉之能和手中可怜的兵力,以及赵嘉必须面临的后勤无力的局面,赵嘉对秦国,产生不了多大威胁。而眼前的赵国王室,还有一定数量的护卫存在,杀了他们,要浪费一些兵力,若留下他们,反而可以收复他们,为己所用,同时制衡赵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