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镇天神祖 > 第1497章

第1497章(1/2)

目录

在大殿的中央,母晶的光流正以一种舒缓的节奏徐徐旋转。而墙上那道由星线投射所形成的轨迹,已然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悄然偏移了半寸之距。刘镇天的指尖轻轻滑过玉片的边缘,其上血痕尚未干涸,那行浮现而出的小字——“九星归位,锁阵可启”——仍在他的脑海之中不断回荡。

然而,他并未再多做停留。

三日之后,鸿蒙宗的外门广场已然是人声鼎沸。山壁之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星轨图录经过简化后的纹路,每至夜晚,便有众多弟子盘膝而坐,专注临摹。母晶供能阵列从主脉向七脉延伸铺展,使得此地灵气浓度陡然提升,不止翻了三倍之多。一位原本深陷金丹境长达八十余年的资深修士,于阵中闭关七日之后,成功突破境界,引动雷劫。尽管劫雷仅有三道,却依然引得整片山谷欢呼之声如潮涌般此起彼伏。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

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鸿蒙宗突破自身瓶颈的人数已超过百人,外门晋升内门的名额更是翻倍增长。讲经台前的考核石碑之上,名字不断地被刷新。启灵玉册被众人小心翼翼地传阅,每一页都留下了淡淡的指印。

然而,就在主峰北麓的一处荒坡之上,火光摇曳闪烁。

七八名散修围坐在一座已然残破的聚灵阵旁边,阵眼之处插着半块碎裂的晶石,其散发的微弱灵光时明时暗。其中一人突然猛地将手中的玉简砸向地面,清脆的响声惊飞了几只夜鸟。

“我们在这儿钻研老旧的法诀,整整一百三十年!人家鸿蒙门随意发放一本小册子,便能引发天地共鸣!这究竟凭什么?”

旁边有人低声说道:“听闻讲经台的第二关需要进行血脉印证,若非鸿蒙血嗣,连门槛都无法触及。”

“血脉?”那人冷笑一声,“我的祖父在仙界戍边之时战死沙场,父亲在魔潮之中断了三根肋骨,到了我这里,反倒成了‘心术不正’之人?”

火堆旁边,众人皆沉默不语。远处的主峰灯火通明,星轨图录的投影在夜空中缓缓旋转,宛如一座遥不可及的天梯。

当这一消息传至执事堂时,已然是第五日。

有三个小宗门联名上书,明确要求开放母晶供能网络的共享权限。文书的末尾,赫然按着血手印,字迹潦草却又透着几分决然:“若不答应,我们愿以全宗的功法典籍,换取一册启灵玉简。”

此时,刘镇天正专注于推演星位的对应关系。

母晶突然微微一震,他不禁眉头微皱。经过判断,这既不是受到外力的冲击,也并非阵法的反噬,而是大量低阶神识在试图强行与之共鸣——显然,有人正在窃取能量。

他缓缓睁开双眼,指尖在母晶的表面轻轻点触。光流紊乱的源头清晰地浮现出来:在西洲的两处边缘聚落,有人使用劣质符纸搭建起仿制阵列,妄图截取母晶溢散出的灵波。而在东岭的一座小宗门,甚至不惜拆毁祖殿的地基,将仅存的一块母晶碎片嵌入阵心,从而引发了局部的灵气暴动,致使三名弟子当场经脉逆行。

“竟然被逼到了这般田地……”他低声自语道。

诸葛无为伫立在殿外,手中的竹简尚未展开。“山门外昨夜被人刻上了字,执法堂反应迅速,人已经抓住了,字也被抹去。然而,刻痕颇深,即便经过雨水冲刷两遍,痕迹依然留存。”

“刻的是什么内容?”

“传承非私器。”

刘镇天沉默不语。他起身走到殿前的高台之上,将神识如网般铺开,全面扫过仙界的十洲之地。

在南岭,有人强行闯入讲经台的外围禁制,结果被反震之力掀飞出去,导致脊椎断裂;在北荒,两宗为了争夺一块从遗迹中带回的灵髓残片,不惜大打出手,其中一方的长老甚至祭出了本命法宝,最终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更有甚者,数股散修结成临时联盟,盘踞在母晶供能线路的支脉节点之上,设下拦路阵,并宣称“借灵一息,献功一策”。

虽乱象尚未全面爆发,但暗流已然汹涌涌动。

当他收回神识之时,掌心的鸿蒙印微微发烫,这并非因为力量的消耗,而是仿佛有某种更为沉重的东西压在了心头。

李利珍从外门返回,手中拿着三份伤情记录。“这些都是因为观想星轨而走火入魔之人。其中一个试图跳过第一关,直接参悟第二卷,最终神识撕裂;另外两个则合伙采用双修之法强行共鸣,结果灵力逆冲,一人瞎了左眼,另一人半身瘫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