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197章 和平炊事班

第197章 和平炊事班(2/2)

目录

“听族长说,是保户堂找的登封赵家班做的,他们做席面挺有名气。”

“端菜!”一个胖脸的付姓子弟举着托盘递到禹允贞面前。

待这些姑娘拿去托盘里最后一盘菜,这胖脸小伙终于松了一口气,抹了细汗,急步返回灶棚。

他对一人喊道:“和平大哥,茶水快没了!”

炊棚下一个人正在颠勺翻菜,他头系麻布汗带,穿着粗布右衽短衫,勒着围裙,扎着裤腿,年纪有三十多岁。

这人叫赵和平,家是登封柳树沟人。

赵和平和班子四人忙的不可开交,心里乐开了花,他心道,今天这席面,应该就是他今年最大的一单了,只工费就挣了三两。

这付姓族长,看着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竟不知从哪里搞来这么多新鲜蔬菜。

这可是隆冬腊月,下着大雪啊。

他自年轻时,便开始为附近做席面,班子里有族亲赵家国等四人,平时没活就种地,或者做些小吃买卖到丁香集卖,来活了就几人赶过去做。

一般都是东家出菜,自己出工。

或者东家委托购菜,也能赚些差价。

一年多少能挣个一二两银子,勉强够活,但这七八年,尤其是从崇祯六年起,生意极其惨淡。

死的人多,也都草草安葬悼念,平民百姓,很少请做席面。

这兵荒马乱、徭役重税的年月,能有口吃的,活着就不错了。

这不前几天,禹州土寇杀到丁香集,附近村民要么逃到山里,要么逃到巩县。

也是稀里糊涂的就入了巩县农会,只求巩县大老爷周会长能帮衬保护一下。

可没想到,没过几天,就接到保户堂知事兼登封农会会长付惟贤的活,来给这焦沟做席面。

人人说,跟着周会长就能挣钱致富,果然不假!

他吆喝道:“家国叔,再往水缸里烧点茶水!”

赵家国年纪大,有四十多岁,腿脚早些年骨折没长好,走路有些跛脚,他放下菜刀,去压水井那打水。

“真好,这井真好。咱们也入农会了,啥时候给咱们也个这样的井。”他越用越喜欢。

“和平哥,该上菜馍了。”和平炊事班有一妇女,是柳树沟的族弟媳妇跟着做工。

土灶上面一层层的蒸屉冒着白气。

付姓胖脸小伙又开始端着托盘,辛苦一趟。

“嗯,不错,这菜馍做的咋这么好吃?”禹允贞咬了一口,“不错。”

苏文佩诧异,一个菜馍而已,有那么好吃吗?便掰了一半试吃。

已经吃饱的范大杏,听着两位都说好,也要去拿。

“大杏,小心你吐啊。”众姑娘打趣道,哈哈大笑。这范大杏也不知道怎得,只要紧张和吃饱,就很容易呕吐。

这时来了一个传信兵,说道:“保安堂、报社的姑娘们,周会长说,吃过饭别回家,咱们都到周家沟平安堂开会。”

禹允贞问道:“小哥,这大雪的天,谁这么不自在,也来找事?”

这传信兵靠近姑娘们,小声道:“是王府卫队,来抓陈厂长的婆娘刘梅来啦!”

“他娘的!”姜兰清骂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