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高考落榜,创建百年名校 > 第103章 谁说只能造战斗机,无人机也能造!

第103章 谁说只能造战斗机,无人机也能造!(1/2)

目录

翌日。

陆羽通过王秘书约了时间。

带了份简单的礼品,准时赴约。

洛城市长周秉,住在不算特别起眼的小区,按响门铃,过了没多久。

门开了,出现在门口的竟然是市长。

周秉,亲自在门口迎接陆羽。

陆羽打量着看去,五十多岁,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温和笑容。

家里装修相对来说算是朴素,透着务实节俭的作风,收拾的倒挺干净。

周市长很是热情,将陆羽让进客厅。

“陆校长,新年好啊!”

“欢迎欢迎!早就想见见你这个从咱们汉城走出的青年才俊了!”周秉握着陆羽的手,力道很足。

眼里更是暗暗吃惊陆羽的年龄。

实在是和自己女儿差不多。

“周市长新年好,您太客气了。”陆羽谦逊的回应,不卑不亢。

来到客厅,周市长的夫人端上热茶和果盘,寒暄了几句家常。

便体贴的去了别的房间。

将空间留给了两人。

两人聊了会儿过年趣事和汉城发展后,周市长话锋一转,神色郑重起来。

“陆校长,我也就不绕圈子了。”

“这次请你来,主要是想跟你请教下,关于汉城那个黄海工厂的问题。”

果然是这样。

陆羽心中暗道,在来之前就有预期。

记得在前世时,黄海工厂好像因为安置问题闹上过新闻,吵了好多年。

陆羽放下茶杯,“周市长请讲,洛城毕竟是我的家乡,能帮,我自会尽力。”

周秉无奈的叹了口气。

眉宇间,露出化不开的愁容。

“那么,我就不瞒你了。”

“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也不会在过年的这个时间点请你过来。”

“黄海工厂你应该知道,是老牌国企了,历史可追溯到建国初期。”

“最辉煌的时候,有三千多号工人,专门为咱们大夏空军生产战斗机外壳部件,也算为国防立过功。”

“可这些年,形势变化很快。”

“厂里技术设备渐渐跟不上,订单逐年减少,从五年前开始,就再也接不到空军给的订单了。”

“本来,早该军转民,可几次转型尝试都没成功,也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陆羽感同身受的点点头。

上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缓和,主线开始走经济建设,大批军用品订单锐减。

顺势,出现了军转民。

典型代表就是兰城504厂用离心机做的核能雪糕,以及蜀城的成飞洗衣机。

可是,很显然。

并不是所有的军转民都能成功。

洛城的黄海兵工厂就是折腾失败了。

“上面让我们想办法转型,可哪有那么容易,连造什么都摸不清。”

“现在,厂子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三千多工人啊,连着家属上万人,吃饭都成问题。”

“市里每年都要拿出大笔资金来维持基本运转和给一些市政施工的订单,早成了财政的大包袱。”

实际情况,其实比周秉说的还严重。

没有订单的工厂,纯粹是负资产。

周秉看着陆羽。

眼神诚恳,带着期盼。

“我听说夏兴手机现在供不应求,产能压力很大。你看,有没有可能,把部分手机生产业务,放到黄海兵工厂来?”

“我们市里可以给你最大支持!”

“土地,减免税收,用工补贴,只要我们能给的,绝不含糊!”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这三千多工人找条活路,给厂子找个出路!”

周秉态度可谓诚意满满。

将濒临破产的工厂包袱甩出去,还能引入高科技企业,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像王秘书递上来的那些什么赵总,王总,李总的方案,根本是饮鸩止渴。

他们盯上的是地,压根不管工人死活。

陆羽沉默着,没有立刻回答。

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衡量着利弊。

在洛城开设手机分厂,确实能缓解部分产能压力,也能获得地方强力支持。

但是,问题也很明显。

黄海兵工厂的工人,熟悉的是金属加工,钣金冲压那一套。

对于智能手机这种精密电子产品的组装,检测,几乎是从零开始。

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改造生产线,重新培训工人,管理整合也是难题。

要知道,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单位。

想要和南湾厂一样杀伐果断。

几乎是很困难的事情。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陆羽现在资金链本就紧绷,既要维持学校开支,现有项目疯狂烧钱,还要为“蛇吞象”计划储备资金。

如果,再背上黄海兵工厂这需要大量输血才能堪堪用起来的工厂。

那结果……

资金缺口会大到难以想象。

风险太高了。

更何况,如果改造工厂很轻松的话。

陆羽就不会盯上诺基亚了。

直接拒绝?似乎不妥。

毕竟,周市长姿态放的很低,而且确实关系到几千个家庭的生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