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天地归心(2/2)
陆寻接过玉石,指尖刚接触就感觉到温润的气脉,玉石里竟有丝微弱的共生纹气息:“是块好石头。”他在玉石上轻轻一点,注入丝紫气,“以后用心学,守脉人不看本事大小,看心诚不诚。”少年捧着玉石连连点头,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
王胖子带着孩子们在广场上吃饭,粗瓷碗里盛着杂粮饭和炖菜,离火珠在一旁温着陶罐,里面飘出肉香:“小石头快来吃饭!胖爷这罐红烧肉可是加了龙息草炖的,补气血!”他往少年碗里夹了块肉,“以后跟着胖爷学控火,保证你半个月就能用离火珠烤肉!”
林婉儿和几位女眷在偏殿包饺子,面团里掺了龙息草粉,翠绿的饺子在沸水里翻滚,像一群小元宝:“寻哥说饺子形如元宝,煮在锅里像龙脉气脉流转,吃了能聚气。”她往锅里撒了把葱花,“等下给小石头端一碗,让他暖暖身子,以后跟着咱们跑山路,得有好体力。”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陆寻带着小石头在龙亭周围巡查。走到碑林时,少年指着一块刻着《青乌子相地经》的石碑问:“先生,龙脉真的有灵性吗?它会疼吗?”
陆寻蹲下身,指着石碑旁的小草:“你看这草长在石碑缝里,石碑连着地脉,草能长这么好,就是龙脉在滋养它。”他往地上的蚂蚁窝指,“蚂蚁搬家会避开煞气重的地方,它们比人更懂龙脉的脾气。”他捡起块瓦片,在地上画了个简单的太极图,“龙脉就像人的气血,你善待它,它就护着你,你伤害它,它就会生病,道理是一样的。”
小石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认真地记下陆寻的话:“周叔说以前的守脉人会跟龙脉说话,先生你会吗?”
“会啊。”陆寻笑着往龙亭的盘龙柱摸去,柱身上的龙纹在阳光下微微发亮,“你用心听,风声就是龙脉在说话,水流就是龙脉在唱歌,只要你对它好,它就会回应你。”共生纹突然传来温暖的回应,地面的草叶轻轻摇曳,像是在打招呼。
傍晚时分,各地的守门人陆续返程,龙亭广场上渐渐安静下来。林婉儿收起听石符,符面最后定格在黄帝陵的景象——巫祝老者带着年轻守脉人祭祀,黄龙玉佩的光芒与祭台的香火交织,黄土高原的落日将天空染成金红色:“血珠说今天是黄帝诞辰,各地都在祭祀,龙脉气脉比往常旺三成。”
王胖子躺在石阶上数星星,离火珠在他掌心转着圈,像颗会发光的珠子:“奶奶的今天可算歇下来了。”他往嘴里叼了根草,“小石头那小子悟性高,比胖爷当年强多了,以后定是个好守脉人。”草叶在他嘴里嚼着,发出轻微的咔嚓声。
陆寻望着满天繁星,紫微星的光芒格外明亮,客星的灰光早已消失无踪。天珠、地珠、人珠的位置各有一颗亮星,遥相呼应,在天际形成稳固的三角:“天地总算真正归位了。”他轻声说,掌心的共生纹与三颗星的光芒产生共鸣,“以前总想着打胜仗,现在才明白,守住这日常的安宁,比打赢十场仗更重要。”
林婉儿往他身边靠了靠,听石符的蓝光在两人之间流转,映出未来的景象——十年后的龙亭,小石头已经长成壮实的青年,带着更小的孩子认龙脉;王胖子的离火珠传给了徒弟,自己在龙亭旁开了家小酒馆,守脉人路过就来喝两杯;陆寻和林婉儿坐在如今的石阶上,看着新一代守脉人成长,笑容温暖而满足:“寻哥你看,这就是血珠看到的未来。”
陆寻握紧她的手,掌心的共生纹与听石符的蓝光交织成温暖的光:“不是未来,是现在。”他往广场上的孩子们望去,他们正围着盘龙柱追逐,笑声清脆,“守护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代传一代,就像这龙脉气脉,永远流转不息。”
夜色渐深,龙亭的灯火次第熄灭,只剩下巡逻守脉人的灯笼在远处晃动,像夜空中的星星。陆寻三人起身往偏殿走去,王胖子哼着新编的护脉小调,调子简单而欢快,与远处的虫鸣、近处的风声交织成和谐的夜曲。
走到门口时,陆寻回头望了眼盘龙柱,柱身上的龙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仿佛活了过来。他知道,第四卷的故事在这里告一段落,但守脉人的守护永远不会结束,龙脉与人的共生之约,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流传,直到天地真正归一,直到永恒。
月光洒在龙亭的青砖上,留下长长的影子,像是在诉说着这场跨越数卷的守护传奇,也像是在迎接更长远的未来。陆寻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在回廊尽头,而盘龙柱上的龙纹,依旧在月光下静静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天地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