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华夏龙脉 > 第168章 岱庙承脉

第168章 岱庙承脉(1/2)

目录

立夏的泰山草木葱茏,山间的石阶被往来香客踩得光滑,两侧的古柏枝繁叶茂,树影婆娑间漏下斑驳的阳光。陆寻沿着十八盘往上走,掌心的共生纹传来沉稳的搏动,能“看”到地下的气脉如巨龙般盘踞,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岱顶,无数细小的支脉缠绕着历代碑刻与古建筑,形成一张立体的护脉网:“泰山不愧是五岳之尊。”他抚摸着身旁的“五岳独尊”石刻,指尖能感受到浑厚的地脉力量,“这里的气脉比蒙山更磅礴,却也更复杂,每处古迹都连着重要的气脉节点。”

林婉儿提着竹篮跟在后面,里面装着刚采的艾草和朱砂,听石符在掌心转得飞快,符面映出石阶下的景象——气脉在古老的石板下流淌,遇到几处断裂的台阶时明显滞涩,石缝中渗出极淡的灰丝,像是被香客踩踏惊扰的煞气余孽:“寻哥你看!石阶断裂的地方气脉不顺!”她往岱庙方向望去,红墙黄瓦在绿树中格外醒目,“血珠说岱庙的‘天贶殿’是泰山气脉的核心,那里的气脉波动最明显,咱们得先去那儿看看。”

王胖子扛着个布包走在最前面,军大衣换成了透气的短衫,离火珠在他掌心泛着暖光:“奶奶的这泰山爬着真够劲!”他往石缝里撒了把艾草灰,灰粉落地瞬间化作淡金色的光点,“胖爷昨天在山脚下就感觉到了,这里的气脉又粗又壮,就是有些地方堵得慌!”离火珠的青焰偶尔掠过石刻,符文边缘立刻泛起金光,像是被唤醒的古老力量。

岱庙门前的牌坊下,泰山守脉人老周正带着年轻后生擦拭碑刻。他穿着青色的长衫,袖口绣着简化的山纹,手里拿着软布小心翼翼地擦拭“岱庙坊”上的龙纹,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沉睡的神灵:“陆先生可算来了!”老周直起身抹了把汗,指着牌坊立柱上的裂缝,“按您说的法子,每季都给碑刻补气,可这立柱的裂缝总在扩大,里面的煞气余孽清了又冒,实在蹊跷得很。”

陆寻走到牌坊前,共生纹感应到立柱下的气脉形成旋涡,无数细小的灰丝在旋涡中翻滚,像是被束缚却不断挣扎的困兽。他从怀中取出“通脉佩”往裂缝处一贴,玉佩立刻发出三道霞光,与天珠、地珠、人珠的光芒遥相呼应:“这‘岱庙坊’是泰山气脉的第一道屏障。”他让后生们搬来糯米和龙息草,混合着朱砂调成糊状,“把这护脉糊填进裂缝,再用通脉佩引导紫气,就能稳住气脉,锁住煞气。”

林婉儿的听石符突然射出强光,符面映出天贶殿的景象——大殿的梁柱上缠绕着淡淡的黑气,殿前的香炉里冒出的青烟歪歪扭扭,明显是气脉紊乱的征兆,殿顶的琉璃瓦在阳光下失去了光泽:“寻哥快看!天贶殿的气脉乱了!”她往大殿方向跑,竹篮里的艾草随着脚步轻晃,“血珠说殿内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是护脉古画,画中龙纹能聚气,现在纹路好像模糊了!”听石符的蓝光在殿顶形成光罩,暂时稳住了紊乱的气脉。

陆寻跟着蓝光走进天贶殿,殿内的香火气息中夹杂着淡淡的煞气味。巨大的壁画布满东、西、北三面墙壁,上面的帝王出巡图气势恢宏,只是龙纹边缘泛着黑气,原本鲜活的线条变得模糊。他让后生们搬来梯子,自己则取出护脉刀,蘸着朱砂在壁画边缘的空白处补画符文:“这壁画是天然的聚气阵。”他边画边解释,“龙纹引天脉,仪仗接地脉,帝王像聚人脉,三者合一才能锁住泰山的核心气脉,现在龙纹被煞气侵蚀,阵法自然不稳。”

王胖子站在殿中打量着梁柱,离火珠在他掌心转得飞快:“奶奶的这大殿里阴气森森的!”他往柱础石缝里塞了把晒干的艾草,“胖爷这招叫‘草木镇煞’,让这些老艾草给煞气余孽点颜色看看!”离火珠的青焰顺着柱身游走,黑气遇到火焰立刻退缩,露出

老周在一旁指导后生们摆放祭品,他从木箱里取出三牲祭品和五谷杂粮,按古法摆在供桌上:“记住喽,泰山的气脉最讲规矩。”他往香炉里插了三炷香,青烟立刻笔直上升,“天贶殿供奉着泰山神,祭拜时心不诚,气脉就会紊乱,这也是为啥香客越多的地方,煞气越容易滋生。”他指着壁画上的祥云图案,“看到没?祥云的走向就是气脉的路径,补画时千万不能画反了。”

林婉儿蹲在壁画前,听石符贴在墙面的裂痕处,符面映出壁画后的气脉流动:“寻哥快用紫气!”她往裂缝处撒了把朱砂,粉末落地化作细小的红线,“血珠说壁画后的气脉管连接着岱顶的‘碧霞祠’,这里堵了,山顶的气脉也会跟着乱,必须尽快打通!”她将听石符碎片贴在壁画中心,碎片立刻与画中龙睛产生共鸣,发出耀眼的蓝光。

陆寻将通脉佩按在壁画中心,三珠紫气顺着玉佩涌入壁画,原本模糊的龙纹渐渐清晰,黑气在紫气中发出滋滋的响声,像冰雪遇热般消融:“感受泰山的正气!”他运起共生纹引导气脉,“让古画重焕生机,让气脉回归正途!”壁画上的帝王仪仗仿佛活了过来,旌旗飘动间带出金色的气浪,将殿内的煞气余孽一扫而空。

壁画突然发出嗡鸣,殿顶的琉璃瓦泛起金光,原本倾斜的梁柱发出轻微的响动,缓缓归位。王胖子往空中扔了把青铜残片,残片落地形成个小光阵,与壁画的光芒交织成网:“奶奶的成了!”他指着殿外升起的气脉流,“你们看这气脉多顺溜,比刚才通畅十倍都不止!”后生们纷纷鼓掌,连老周都激动得捋着胡须直点头。

中午在岱庙的厢房歇脚,老周煮了锅泰安豆腐脑,就着刚出炉的油酥火烧待客。窗外的古柏枝繁叶茂,树影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陆寻望着树上的鸟窝说:“泰山的守脉最讲天人合一。”他往年轻后生小郑碗里添了些豆腐脑,“你们不只是守护古迹,更是守护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点比任何阵法都重要。”

小郑捧着碗不好意思地笑:“陆先生,为啥这岱庙的煞气总清不干净?”他往天贶殿方向指,“老周伯说这里埋着镇山的宝贝,是不是被宝贝压着的煞气特别厉害?”

老周敲了敲他的脑袋:“就知道惦记宝贝!”他往茶壶里添了些泰山女儿茶,“哪有什么宝贝,真正镇山的是人心。”他望着窗外的古柏,“这棵‘汉柏’活了两千年,经历过多少次煞气侵扰都没事,靠的就是一代代守脉人用心守护,人护山,山护人,这才是真道理。”

下午巡查岱庙后院的碑林时,林婉儿发现了块倒伏的“无字碑”,碑座下的泥土泛着黑色,周围的草叶都呈枯黄状。她连忙叫来陆寻,听石符映出碑下的气脉异常活跃:“寻哥快看!这石碑血珠说这是‘封禅碑’,上古帝王封禅时立的,专门镇压泰山最深的煞气,肯定是ret的地震让它移位了!”

陆寻让后生们小心扶起石碑,共生纹感应到碑下的气脉眼正在喷吐灰黑色的煞气,比之前遇到的都要浓郁:“快用护脉糊堵住缝隙!”他往石碑上贴了三道黄符,符纸立刻燃起金色的火焰,“这气脉眼连接着泰山的地脉核心,石碑一歪就镇不住煞气,必须立刻复位加固。”他让王胖子用离火珠烘烤碑座,青焰将湿气烘干,让石碑能牢牢嵌在石槽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