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场巧计 指桑骂槐藏真心(2/2)
借“评”表“意”,暗赞心尖人
粮官之子赵小山倾慕女子学堂的学生阿芷,可阿芷性子腼腆,每次见他都低头躲闪。赵小山急得找徐庶支招,徐庶让他去学堂帮忙修缮桌椅,特意嘱咐:“别光干活,看看阿芷教孩子们写字,多嘴几句就行。”
次日赵小山到学堂,见阿芷正教孩子们写“仁”字,有顽童调皮把“仁”字写得歪歪扭扭。赵小山蹲下身,假装教训顽童:“这字得用心写!你看阿芷姐姐写的‘仁’,左边‘人’字旁稳稳当当,右边‘二’字像两人并肩,这才是‘仁’——待人用心,字才好看。”他嘴上说字,眼睛却瞟着阿芷,阿芷脸颊微红,低头轻笑道:“你倒比我会讲。”
事后徐庶问赵小山:“直接夸她‘人好字美’多直白?”赵小山挠头:“可那样太唐突!借说孩子写字夸她,她听着舒服,我也不脸红。”徐庶大笑:“这就是‘指桑骂槐’的妙处——骂的是顽童写字不用心,赞的是她待人有仁心,话绕了弯,心意却直抵人心。”
借“怨”传“念”,巧解小误会
苏浅的表妹苏眉与驿站文书林风相恋,却因林风总忙着抄家书冷落了她,赌气多日不理人。林风急得团团转,苏浅支招:“你别直接道歉,去她常去的布庄,借说别人的事诉诉苦。”
林风依计到布庄,见掌柜正劝闹别扭的小夫妻,便故意接话:“掌柜说得对!男人啊,总觉得把事做好就行,却不知姑娘要的不是你写多少信,是心里有没有她。就像我天天抄家书,写的都是别人的思念,回头想想,自己的心意倒忘了说,难怪人家不高兴。”
这话恰好被来买丝线的苏眉听见,脚步顿了顿。林风余光瞥见她,又接着说:“其实我抄信时总在想,要是能给心上人写封信,肯定比这些家书都用心——可惜我嘴笨,怕写不好惹她更生气。”苏眉再也忍不住,转身嗔道:“谁要你写信?下次忙完记得说声‘我回来了’就行!”一场冷战,就靠这“借评别人怨自己”的巧话化解。
借“斥”显“护”,暗筑安全感
马瑶的侍女春桃与巡逻兵周平情投意合,却因周平总在执勤时偷偷看她,被队长训斥。春桃觉得委屈,躲在帐后抹泪。马瑶见状,故意当着春桃的面训斥周平:“你这兵当的!执勤时心神不宁,是觉得敌人不会来?还是觉得春桃在帐后就不用护着?”
周平红着脸低头,马瑶话锋一转:“护人得用对时候!你把岗站好,让她安安心心做针线,才是真护着她;现在心不在焉,万一出了事,她能安心吗?”春桃在帐后听着,心里的委屈渐渐变成暖意——马瑶看似在骂周平失职,实则在教他“如何才算真正守护”,这份藏在斥责里的关心,比直白的安慰更让人心安。
事后春桃对周平说:“马将军骂得对,你好好站岗,我就安心。”周平这才明白,有些关心不必甜言蜜语,借“训斥”说清道理,反而让彼此更懂如何珍惜。
情场计语:绕弯的心意最绵长
徐庶在月下给苏浅讲这些趣事,笑道:“你看,情场的‘指桑骂槐’,从不是真要骂人,是把羞于说出口的心意,藏在对旁人、旁事的评说里。赵小山借字赞人,是怕唐突;林风借怨传情,是怕尴尬;马瑶借斥显护,是怕直白说教伤了情分。”
苏浅靠在他肩头,望着远处驿站的灯火:“就像你当年在诗会,不说‘我喜欢你’,却画春耕图盼安稳,也是这道理吧?”徐庶握住她的手:“是啊,真心有时像含羞草,直接触碰会闭合,绕个弯儿让它慢慢舒展,才能见着最动人的模样。”
晚风掠过军营,带着粮草的清香与书墨的暖意。那些藏在“指桑骂槐”里的心意,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在一句句看似平常的评说、嗔怪、叮咛中,悄悄织成了乱世里最安稳的情网——原来最好的情话,从不是“我爱你”三个字,而是把“我在乎你”藏在每一件与你相关的小事里,让你慢慢懂,细细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