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太玄少年志 > 第10章

第10章(1/2)

目录

第10章

当被那阵雾气包围起来时,杨昭应下意识顺着杜淮商所在的方向寻找对方,却不想扑了个空。

杨昭应先是一惊,以为杜淮商出了什么事。可随后,他在四周找了一圈也没找到杜淮商时,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这么大个人,总不会说丢就丢。再加上这四周雾气来的突然,好像是特意为了隔绝自己与其他人。

如果余若水知道了杨昭应的想法,定然会夸赞他:“问心路”一旦开启,便会将身处其中的人隔开。不然面对自己的心魔,还有其他人相助,那“问心路”的意义何在?

杨昭应自是不知道这些,他只是觉得有这个可能。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在接下来的闯关时间里,他试图找过其他人。可是,杨昭应明明能听见其他人的惨叫声,按照方向找过去,却是什么都没有。

杨昭应也就是这个时候,才有种自己没有猜错的感觉。

既然这雾气将彼此都隔离开,那就证明杜淮商现在也是孤身一人,就不知道在雾气的哪个位置了。

带着自我安慰和一丝担忧,杨昭应继续找着出去的路。最后,他离开了那片雾气。

在杨昭应登山的时候,他并没有看到其他人的踪影,还以为自己是第一个到达山门的人。可现在……

杨昭应走了过去,确定对方的确是杜淮商后,松了口气:“我还以为我是第一个呢,没想到你比我还早。”

本来是一句夸奖,却不想听到这话的人“呃”了一声:“也不是……算了,你渴不渴?我这里有水。”

听到有水,杨昭应原本略显干燥的唇动了下,他也的确是渴了,只是还没开口,杜淮商已将手里的水袋塞到杨昭应手里:“赶紧喝赶紧喝,你嘴唇都干了。”

看了看手里的水袋,杨昭应拔开盖子,猛灌了一口。

清澈的水滋润了干燥的唇,也满足身体里的缺水需求。他抹了一下嘴,将水袋递过去:“谢谢。”

“没事没事。”杜淮商摆摆手,又不知从哪拿出来个馒头:“你饿不饿,我这里还有干粮。”

杨昭应:“……”

杜淮商眨巴眨巴眼,很是无辜:“怎么了?”

“……你到底带了多少东西?”杨昭应一副“被噎住”的模样。

杜淮商想了想,道:“几件衣服,一包银两,几个馒头,没了。”

“那这水袋……?”杨昭应指了指杜淮商手里的水袋,就听见杜淮商了然道:“哦,你说这个啊?这是那位穿水蓝衣裳的师姐给的。”

水蓝衣裳的师姐,就是……杨昭应转过头,看向站立在山门前的人。女子一袭夺目的水蓝,背着一把未出鞘的长剑。容颜不算极美,但整个人的精气神比一般女子要好很多。或许,这就是太玄派弟子该有的风范吧?

看来他很受旁人喜欢啊,杨昭应接过杜淮商手里的馒头,咬了一口,如此想着。

如果是自己……自己怕是没有他这么讨人喜欢了。

杜淮商要是知道杨昭应这么说,肯定会疯狂摇头,并表示你是没见我像条过街狗一样被撵的四处乱跑,我哪有这么讨人喜欢啦!

杨昭应与杜淮商啃馒头的时间里,山下也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休息够了的杜淮商站在围栏边,打量外面那些人:这一次成功离开“问心路”的人,大多数都是江湖人。也不知他们在“问心路”里看见了什么,此时,就算看见到了直达太玄派的台阶,可他们一没像杜淮商那么激动,二没拿出杨昭应的虔诚。就这么拖着脚步一点点朝台阶上挪,每走一步,都好像要了他们的命似的。

看来都很累啊,杜淮商在心中嘀咕了句,而且人数好像没有刚上山时多。

江湖人都没上山时的多,更别提那些一同进入迷雾中的孩童。

杜淮商记得孩童上山时,少说也有近百之数。可此时,正爬着台阶上来的孩童,只有寥寥数人。那些孩童,有的穿着丝缎衣裳,也有的穿着一身短打配草鞋。一张张小脸,与身旁的江湖人一样,涨的通红。

“太玄派不会只招收这么多人的,明后还有两日。”这时候,有人走到他的身边。

杜淮商也不用回头便知对方是谁,他看着正在爬台阶的,开了句玩笑:“昭应你说,我们比众人都要早到,那我们是不是我们这群人的师兄了?”

或许是因为即将入门,在杨昭应的要求下,杜淮商也不喊对方杨哥哥了,说不定今后得喊一句杨师兄。

不过,太玄派是以年龄安排辈分还是入门前后安排辈分呢?又或者说,师父的辈分会带高徒弟的辈分?

他记得杨昭应好像是被太玄

派执剑堂的一位前辈推荐来的……难道今后真要叫师兄了?

杜淮商在那浮想联翩,时间也一点点过去。山门前来往宾客已由穿着蓝白衣裳、穿着水蓝衣裳的弟子一一接待,前往天一馆方向。而杜淮商附近,也站着不少打扮不同的小孩儿,就如先前所说,打扮富丽华贵的也有,穿着短打与草鞋的孩子也有。对于来了这么多“同门”,杜淮商显然很开心,他十分热情地和这些孩子打着招呼。本以为年纪相仿,彼此之间定然有话可聊。杜淮商却没想到,某些孩子并没有过了难关便是好兄弟的想法。有些警惕性较高的孩童,站在角落里,一脸警惕地看着想过来的杜淮商。

见他这么警惕,杜淮商只好悻悻地收回脚步,小声嘀咕道:“没必要这么紧张吧?”

正看着栏外风景的杨昭应看到杜淮商铩羽而归的模样,也不知怎地,心弦竟松了几分。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很快,便至日落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