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2)
第17章
太玄派的祖师太玄真人是道门出身,再加上太玄派心法《太玄经》也蕴含着道家真理。所以,哪怕太玄派并没有承认自己归属道门。但因这两个原因,太玄派在修行之上,多是偏向道家。
道家修行,除却天资,心性亦是重要的一点。心性不稳,修习《太玄经》便很难有进展。这也间接表明了太玄派要对拜山新人开设“问心路”的原因,如若连自己的心都不曾叩问过,还是不要修习太玄派的武功了。
对门下弟子尚是如此,更不用提身为门内堂主的方有崖等人。
方有崖成为执剑堂堂主,不只是因为剑术高强,他之心性也是一等一的稳定。可若有人将他与沈星河一比,便会发现一件事。
——沈星河的心性,比之他,甚至比之其他堂主,都不算太稳定。
这一点,也表露在她的情绪上。
常人平常看沈星河,倒是没发觉这个人有什么不对。可一旦与她相处片刻,就会发现她的情绪很容易有波动。
不熟悉沈星河的人,只当她性情开朗,不掩饰自己的喜悲。熟悉沈星河的人就会明白,这种容易大喜大悲的性子,很容易产生心病,更别提修习《太玄经》了。
但沈星河做到了,她不止修习了《太玄经》,还成为了戒律堂堂主。
然后,她心性不稳的毛病越发明显了。
为了太玄派的安危,也为了沈星河不至于走火入魔。方有崖曾特地去请见掌门玄明真人。
方有崖问:“沈师妹心性不稳非是一两日之事,她如今虽成功修成《太玄经》,但修成之后的每一道坎……我很担心,她能否度过。”
玄明真人听方有崖此言,眉目平和神情依旧云淡风轻,他道:“你害怕她在修行过程中因外在刺激,再次产生心魔?”
方有崖叹了口气:“确有此想法,更不用说……掌门真人将沈师妹安排成了戒律堂堂主。”
戒律堂毕竟是太玄派的执法堂,身为戒律堂的堂主,必然要心性沉稳,执法公正。方有崖也不是觉得沈星河做不到这一点,可是她的情绪……总是令人难免担忧。
玄明真人听闻此言,沉默了一会儿。再开口时,却没有回答方有崖为什么让沈星河任戒律堂主,而是回答他另外一个问题:“其实她心性不稳,并不是她自己的问题。”
方有崖一听这话,微微一怔:“掌门真人的意思是……?”
“你当知道星河祖上是何人。”
方有崖下意识点了点头:“沈师妹祖上,亦是太玄派的弟子。”
沈星河,或者说是沈星河与她身后的沈家,朝前推个数百年,便与太玄派有了渊源。准确点说,沈星河某代祖先,是太玄派第二代掌门亲传弟子之一。
根据门内保存下来的典籍来看,太玄派第二代掌门收徒有五,这五人虽不至个个都是绝顶天才,却也尽数是拥有侠义仁心的人。在当时的武林中,这五人不负太玄门人的身份,到处行侠仗义。今日灭匪徒,明日杀海寇,拯救苍生无数。也因此,他们被武林人士起了个称号:“隐秋五侠”。
因他们名望甚高,再加上他们都是二代掌门的弟子,而太玄派尚未像日后能位列武林第一门派。所以在只经历了两代掌门的太玄派中,选择第三代掌门,必然要选择一个能镇住场子的人。恰好,“隐秋五侠”都符合这个条件,所以第三代掌门,必然是从他们之中选出。
就在武林人士猜测着太玄派掌门会安排什么考验来磨砺他这五个弟子,然后从里面选出令人信服的下代掌门时,意外发生了。
——有人选择了退出。
不是比赛时的退出,而是直接退出太玄派。
这个人,就是沈星河的祖先,也是“隐秋五侠”之一。
因为当时关注太玄派掌门竞选的武林人士颇多,再加上太玄派并没有隐瞒的意思。所有人在知道五侠之一选择退出太玄派时,都是一阵哗然。
那可是太玄派啊!虽然不是武林第一门,但他们的祖师可是跟随过太祖的太玄真人啊!陛下也是多方嘉奖太玄派。如果能顺利成为太玄派下一位“真人”,那可是要名声有名声,要地位有地位啊!.
但沈星河的祖先居然选择了退出,甚至连太玄派的弟子身份都不要了,他是不是傻啊?!
太玄派上下除了当代掌门,对于此人之举,其实也大为震惊。在当时,甚至有人为了此事专门去请见掌门真人,询问可否发出戒律之令,惩戒这肆意妄为的逆徒。
出人意料的是,掌门真人对于弟子离开师门的举动并没有动怒。对于门中他人之怒,更没有温言安慰,掌门真人只说了四个字。
“让他去吧。”
请见的几人一听这话,都是一愣,随后面面相觑,不知掌门真人因何放过那肆意妄为的逆徒。
可是,连掌门真人都不曾动怒,他们这些人越俎代庖也不太好吧……?
这也成了一件未解之谜:为什么掌门真人会放走那逆徒?
后来的事情,不需要太玄派典籍查阅,只要在太玄派多待一段时间,也就会知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