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2)
见任平生闭眼,所有人都是一愣:因为他这闭眼闭的太过莫名其妙了,不晓得还以为任平生是准备认输了。
所以,任平生是想认输,还是……准备做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突然道:“怎么感觉……有点冷啊?”
又有人摸了摸胳膊,同样说:“我也觉得有点冷。”
他二人有些诧异地对视一眼:今天是个晴天,理论上来说应该不会冷才对……⊿
突然,有人惊呼一声:“快看场地中央!”
所有人都看过去,当看清场地中央的情况时,皆是一愣。
因为那柄被任平生按住的长剑下,正有肉眼可见的冰霜朝四周蔓延开!而周遭的温度,也正在快速下降。
难怪会觉得冷!
可是,为什么他们会觉得冷?又为什么会有冰霜蔓延?还未想明白时,突然,围观的弟子们,听见一阵轻微的低鸣声。
这声音极其轻微,像是什么东西在发出震动。有人环顾四周一圈,终于,目光定格在某人的背上:发出声音的,是弟子们背上背着的剑!
高台之上,余若水也听见这阵低鸣声:这声音,是从她背上传来的。
澜沁有变?!
她一把握住澜沁剑的剑柄,能感受到剑柄正在震动。
澜沁,似乎受到什么东西吸引,才会发出动静。而眼下能吸引到澜沁的,只有……
余若水看向方有崖,还未开口,就见原本姿态还有些懒散的方有崖缓缓站直,英俊的脸上,带上了一丝惊讶:“他竟能释放剑境?”
“剑境?”听见这两个字后,余若水愣一下,又看向台下对战之景:“师父的意思是,任师弟已修成剑境了?”
所以在场所有人的兵器,才会被剑境吸引,发出共鸣?
方有崖凝视着下方的任平生,声音中也带上一丝若有所思:“这就是……《九霄剑经》之剑境么?”
剑境是什么?如果非要用言语形容,剑境算是一种气场。对释放剑境者,气场可以助释放者威慑对手。对于进入剑境范围者,会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心态失衡,无法冷静以对。
余若水也可以释放剑境,可她之所以能释放剑境,是因为她与自己的本命剑“澜沁”能够心神合一。而台下的任平生,他似乎还没找到自己的本命剑吧?!可他竟能释放剑境!
任平生的《九霄剑经》,到底修炼到什么地步了?!
大概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了。
练武场中央。
分明是暖风阵阵的晴日,可杨昭应却觉得遍体生寒。
因为他正直面着任平生之九霄剑境。
寒意扑面而来,让杨昭应都有一种由春回到冬日的错觉,更不用在剑境之中,有股强大的压力,它好像在说:低头吧,低头吧,你输定了,低头吧。
低头吧?输定了?
手持玄铁剑的杨昭应感受到这股压力时,不曾愤怒,反而笑起来。
他面带笑容地看着面前的任平生,对方已睁开眼,漠视着自己。
“你终于懂得尊重对手了。”杨昭应笑着说:“既然如此,就让我们抛下所有顾虑,全力以赴吧!”
杨昭应话音刚落,便一挥手中玄铁剑!刹那间,一股同样强大的气场,自他身上蔓延开!
感受到这股气场的余若水,不由一愣:“这是……天道剑境?”
在她身侧的方有崖看到这一幕,也是一阵哑然:“……所以这些弟子是低调成习惯了?都已修出剑境,却还藏一手呢。”
“师父,我记得杨师弟曾领师叔之令,前些日子去过一趟剑阁。所以杨师弟这剑境,莫不是在剑阁中所悟出的?”
其实余若水还真猜对了,杨昭应能释放剑境,的确是因为剑阁。
不过与旁人所想的不同,他能进剑阁,不是方子书的意思,而是他自己的想法。
他进入剑阁,也不是寻本命剑,而是观剑。
杨昭应想看看,高人大侠或是前辈们留于青云剑阁的剑,与他手里的剑,究竟有什么不同。
他一边观剑,一边借着剑阁内安静的环境,与手中剑再次尝试勾连。
或许是因为有那么多双“眼”关注着自己的缘故,杨昭应竟能隐约勾连到那冥冥之中的“神”。
可最终,他还是没有成功。
杨昭应想着,还是悟剑的时间太短,如果能正儿八经的闭上三月或是半载,或许会一举成功。
但时间不等人,更何况,此次也不是没有收获:杨昭应发现,行剑时,他身上会有一层无形的气场,迫使人倍增压力。
后来他才知道,这气场名为“剑境。”
与任平生论剑时,杨昭应没有在第一时间释放剑境:主要是任平生的举动太过古怪,他想弄清楚任平生到底想做什么。
可当杨昭应从任平生身上感受到那熟悉却又带着一丝陌生的冰冷气息时,他竟有些高兴。
这一战,未完,你我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