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1/2)
第153章
春去秋来,便是五年。
京城。
天空中阴云压顶,未过多时,厚重的云层间跳跃着肉眼可见的电光,伴随着一声雷响,大雨劈头盖脸地浇了下来。
男人坐在窗户前,静静注视着窗户外的大雨。在他的身后,因没有点灯,室内便昏暗如至夜间。而男人所坐着的地方,竟成了这间屋内最明亮的地方。
在时不时跳跃的电光下,可以看见男人身着一身黄袍,而胸口上,是一条绣纹极其精致的五爪金龙。
在当今天下,谁能着一袭绣了五爪金龙的黄袍?答案不言而喻。
男人,或者说是皇帝,一直安静地看着窗外瓢泼大雨。在他的身后——
“……所以,黄字组派出的二十六人,阵亡二十五人,只有一人侥幸回返。”
有声音从皇帝背后的那一片阴暗中传出,定睛一看,原来在那片阴暗中,还有数道隐约可见的人影。如果不是开了口,相信无人能注意到,这里站着几个人。
直至禀告者话音落下,一直静静注视着窗外雨线的皇帝,慢慢地闭上了眼。他一手支起额头,另外一只手放在椅子的扶手上,食指指尖,轻轻地叩着扶手,发出沉闷的敲击声。
在他的身后,那几人敛声屏气,不敢说话。
过了一会儿,皇帝幽幽开口:“你们以为那一人是侥幸回返么?”
阴暗的环境中,站着的几人下意识看了看彼此,先前禀告事宜的那人恭敬有礼地说:“属下不明,还请陛下指点。”
“这是警告啊……”皇帝的声音,依旧带着如入梦境一般的飘忽不定之感:“他是警告朕,他有能力杀二十五人,就有能力杀第二十六人。以你们的能力,不会想不到这一点,看来……也是被他的雷霆手段给镇住了。”
一听此言,阴影中的几人连忙跪下,齐声道:“属下无能,还请陛下惩戒。”
“惩戒?”皇帝松开了按压着额角的手,他坐直身体,看着窗外:“未曾做到朕吩咐的事情,的确该惩戒。”
听到这话看,那几人脑袋垂的更低。
“不过……至少还有一人活着,便能带来一些信息,对吧?”
皇帝虽是一句反问,可他的语气明显是“这是我给你们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你们拿不出结果,就可以就地自尽”的意思。
跪着的几人显然也听出了陛下的意思,其中垂着头的一人,恭敬地说:“从幸存者的口中已能确定,对方所使用的武功、心法,的确都属于太玄派。而根据他最近一次出现的地方,是隐秋山附近。”
“隐秋山……太玄派……”皇帝咀嚼着这六个字,半响都没有再次开口。
跪在地上的另外一人,突然道:“陛下若有所需,属下愿意率人潜入隐秋山。”
这本是一句表现忠心的话,可是说话的人,突然听见皇帝一声轻笑。
对他来说,这一声轻笑如雷霆在耳旁炸开,震的他血脉逆行,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随后,他失去了支撑身体的力量,整个人直接趴在了地上动弹不得,只能像条狗一样,张着嘴巴吐着舌头。
在他身边的几人,都神情惊愕地看着趴着的人。然后,其中一人,一脑袋重重磕在地上。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那人根本就顾不得地上冰凉,他连连磕头,发出沉闷的声响。没过多久,他的额头上已带上了淤青。可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停下。
“请陛下饶过黄字三十六,他也是一片忠心啊!请陛下饶过他吧!”
男人声嘶力竭地呼唤着背对着他的皇帝,恳请他放过身侧那条性命。
大概是感同身受的缘故,剩余的几人也同时对着皇帝磕起头,并连声呼唤“陛下息怒”。
如此持续了一会儿,皇帝终于开口了:“好了。”
他低沉的嗓音在屋内响起,让磕头的几人连忙停下,不敢再发出任何声音。
一时之间,屋内只剩下呼吸声,喘熄声,与窗外密集的雨声。
过了一会儿后,皇帝终于开口:“朕当然明白他的忠心。”
险险丢了性命的黄字三十六勉力从地上爬起来,然后跪好,低着头,同样不敢开口。
“但是,朕还未说话,你便越俎代庖了?”
听到这话后,黄字三十六只觉得浑身发冷,他一脑袋磕在地上,声音沙哑地说:“属下知错!”
“知错便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皇帝似乎又笑了,只是看不见他的笑容,但跪在他身后的几人,都能听出皇帝声音中隐隐的愉快。
“虽然朕也希望你们能潜入隐秋山,但你们别忘了,太玄派内,尚有白衣剑卫在。莫要忘记,五年前的教训啊。”
跪着的几人一听“五年前的教训”,不由再看彼此一眼。
他们知道五年前的教训是指什么。
五年前,颇受陛下宠爱的三皇子借走了黄字组精干十人,前往云州追杀搅了三皇子势力的一个江湖人。按理说黄字组的精干,还是足足十人,对付一个普通的江湖人足够了。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十人从云州一路追杀至景州,都没能杀掉对方。反而折损了好几名,直至最后——
那个江湖人,上了隐秋山。
剩下的黄字组跟着那个人一起上了隐秋山,结果再也没下来,根据线报分析,有很大的可能是被太玄派的白衣剑卫挡住了。
至于黄字组的人是死了还是活着……当然是死了。
倒不是因为白衣剑卫抓住他们后会就地斩杀,而是因为他们都是死士。如果因不敌对方被擒住,那他们会第一时间自尽,不会让任何人查出他们的身份和来历。
三皇子在得到人手全损的消息后,当天就在陛下的御书房内跪了一个时辰。
可陛下竟没有生气,在三皇子要跪第二个时辰时,他让三皇子直接回去了。
——因为陛下在这件事里,得到了信息。
陛下一直在寻找一个人,为了寻找这个人,他从多年以前就开始调查这个人下落,为了寻找到这个人,陛下不惜调出原本安排在朝中各大要员的暗线。这一切,只为了找到这个人,等找到这个人,陛下不是要叙旧。而是——杀了他。
而三皇子追杀的这个江湖人,便是陛下一直在寻找的那个人。
谁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断定对方便是他要寻找的那个人,也无人敢去询问陛下原因。他们只知道,按照陛下的意思,三皇子虽因自己的私事折了黄字组的人手,但能为他带来这个信息,也算是功过相抵了。
既然找到了这个人,那黄字组便该开始行动了。
一开始,黄字组并不认为陛下安排的这个任务是困难的事情:因为这个江湖人,是一个少年。
⑤
没错,是一个年龄貌似连十八岁都没有的少年。黄字组甚至都能背出他的样貌:墨发蓝衣,眉目冷峻,身背长剑,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少年剑侠。
只是一个少年,要杀他,看起来并不算困难。
可随后,这个少年的一举一动,打了黄字组的脸。
少年似乎察觉到了有人在关注他,他的行动轨迹,越来越不好捕捉。再加上他的实力,也在一次次追杀中,慢慢地进步。
从先前的还会受伤,到后面的只能逃离,再到后面的轻松逃离,再至最后的——
绝地反杀。
对于这个少年来说,黄字组与其像是追杀者,倒不如像是陪练者。黄字组就这么看着少年一次次进步,看着他的墨发……变为了白发。
在场之人,尤其是黄字三十六,其实已隐隐有种感觉:以黄字组的实力,只怕无法完成陛下发下来的任务了。可是……如果无法完成陛下发下来的任务,那对陛下来说,与死人有何差异?!
众人在这里默默思索着事情时,也同时注意着皇帝陛下那边的动静。然后,他们便听见皇帝淡淡道:“除了白衣剑卫不容小觑,还有太祖皇帝与太玄真人的约定:除非至国将破、家将亡的境地,不然朝廷的人,都不能轻易上隐秋山,打扰太玄派清修。”
听到这段话,在场之人只能沉默,因为他们都明白陛下的意思:实力上占不到优势,道理上他们也占不到优势。
如果他们非要潜入太玄派也不是不可以,做好得罪太玄派和随时准备自尽的准备就行了。
更别提听陛下的意思,他如今还不想违背太祖皇帝与太玄真人的约定,所以潜入进去这个法子,只能放弃。
那还有什么法子呢?
这个时候,皇帝突然开口:“玄字二十七。”
沉思的玄字二十七立即回神,他躬身磕头,恭敬地说:“属下在。”
“秋城应该有‘眼睛’吧?”
所谓“眼睛”,便是指玄字组安排下去的暗哨。
其实从前并没有“天地玄黄”四组的,有的,只是贴身保护皇帝陛下的暗卫。
直至这一代天子登基为帝后,他大刀阔斧,改革暗卫,这才有如今的“天地玄黄”四组。
不过有些地方进行改革,有些地方却是延续了从前的安排。其中之一,便是在朝廷内外,各大官员以及各大重要人物身边安排暗哨。再加上天地玄黄四组已成立十数年,暗哨无形中扩大了不少。
所以,皇帝才会问秋城这种比在郡县之下的地方,有没有“眼睛”。
玄字二十七闻言,垂首略一思索,半响后才道:“秋城明着属于苍崖郡守管辖,但因太玄派在此的缘故,秋城内受太玄派影响很大。因此很难安插“眼睛”,不过十年前,有一双原在青州的‘眼睛’到了秋城。在这双“眼睛”的帮助下,目前的秋城,至少有五双‘眼睛’在。”
“五双‘眼睛’?”皇帝重复了这个数字,然后轻轻颌首:“够了,五双‘眼睛’,足够看清那个白发蓝衣的‘鬼’了。”说到“鬼”字,他的语气还加重了一点,这让人有一种他似乎在说谁听的感觉。
这样的停顿也只是一下,皇帝又道:“黄字组退下吧,让地字组进驻秋城。”
所有跪在地上垂首停训的“
天地玄黄”成员,在听见这句话后,都下意识擡起头,神情愕然地看着坐在椅上的皇帝。
陛下刚刚说什么?
不能怪他们如此惊愕,如果说黄字组是为了解决寻常的江湖高手,那地字组,便是为了针对那些除了四大门派之外的江湖门派长老,或者是——他们的掌门。
可如今派出地字组,只是为了那个五年前可能没有十八岁的目标?
他们在这里惊愕,皇帝陛下的话却还未完。他幽幽续上前言:“地字组如果不行,就准备让天字组进驻。”
在场的“天地玄黄”成员,听见“天字组”三个字时,已不知该说什么了。
他们再次看了看彼此,习武之人的视力,让他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彼此眼中的那一丝茫然。
陛下,竟准备连天字组都要派出了吗?
就在这个时候——
“唔!”
突来的一声呜咽,让所有人都回过神,他们齐刷刷地看向背对着他们的皇帝,就发现原本还挺直着背脊的皇帝陛下竟弯下了腰!
“陛下?!”
在场之人皆是一惊!
可他们没有胆子起身去观察陛下的安危,因为陛下并没有让他们起身。如果违背他的命令,擅自行动,陛下安危如何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性命是肯定保不住了!
他们只能跪在地上,紧盯着那道弯下去的背脊。然后看着他,慢慢地挺直。
片刻后,他们听见陛下声音有些虚弱地开口:“等一下,不必派天地二组……玄黄二组留守秋城,紧盯隐秋山。如果目标出现……唔,再准备行动。”
这是一个与先前完全相反的命令。
这也让在场成员心下有些疑惑,可被训练出来的性格,让他们没有提出异议。在场之人,纷纷再次磕头,齐声道:“属下遵命。”
“……都退下吧。”皇帝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离开。
虽跪了大半天,但在场的“天地玄黄”成员都稳妥地站起了身,朝着来时路退下。
屋内只剩下了皇帝一人,他依旧坐在窗前,注视着窗外。
因为先前的“天地玄黄”成员没有擡起头,所以,他们没有看到,坐在窗前的皇帝……出现了一丝异样。第153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