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太玄少年志 > 第186章

第186章(1/2)

目录

第186章

任平生听得出杜淮商用的是肯定句而非是疑问句。

所以,他收回按在木盒上的手,看着杜淮商:“什么想法,你说便是。”

杜淮商见任平生收回了手,他自己却没收手,而是继续按在木盒上。然后,直接了当地说:“我们换剑。”

“换剑?”任平生微微一怔:“你的意思是……”

杜淮商沉声道:“你用明光,我用玉镜。”

任平生能理解杜淮商对于他那一次失控后的心有余悸,可他没想到杜淮商的心理阴影到现在还没消退!再加上这句“换剑”,任平生看着杜淮商的眼神不由微妙起来:“你就这么担心我又……?”

话还未完,便被杜淮商打断:“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任平生本来想说以他如今的境界,再加上桃花青玉佩的相助,会出事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可是杜淮商这副“你不换剑就别想从我这里拿走玉镜”的模样,让他也思忖了一会儿,最终点头:“如果你不觉得玉镜用起来不顺手,那……就换吧。”

就像杜淮商说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听见任平生这么说后,杜淮商原本紧绷着的脸也柔和下来:“那就先看看玉镜吧。”

言罢,杜淮商将一直按着的木盒盒盖朝前一推——这竟是个推拉式的木盒。

随着盒盖一点点推开,一柄剑柄露在外面,剑身被红绸包裹起来的长剑,再见杜淮商一扯裹剑红绸,刹那间,如水月华出现于三人眼前。

这柄被杜淮商刻意封存起来的剑,并没有因为五年的埋没,便生锈损毁。它静卧在木盒中的模样,一如五年前。

杜淮商取出玉镜,在这个过程中,他特意看了任平生一眼。见到任平生神情如故,这才悄悄地松口气。

“玉镜剑看起来并无问题。”杜淮商一边说,一边翻转手腕,轻舞此剑,从而熟悉手感。

“没有问题就行。”任平生点点头,然后,他就见杜淮商取下背上的明光剑,递给他。

都到这个地步了,再说不换剑也不可能,任平生便接过明光。然后一手握剑鞘,一手握剑柄,将明光剑拔出三分之一,便停下来。

任平生注视着这柄才拔出三分之一的剑,评价道:“剑是好剑,就是手感……我还得熟悉一下。”

“那明光就交给师兄你了。”拿起木盒中的玉镜剑鞘的杜淮商,将玉镜剑收入鞘中,然后背在背上。

任平生点点头:“自当不负明光侠名。”

见他二人换了剑,站在一旁的温迎夏眨了眨眼,开玩笑般说:“你俩这一明光一玉镜,虽是日月皆有,却缺少了星辰。等我寻到了剑,我就起名‘清汉’,你们觉得如何?”

“那为了三光齐备,我们一定要帮你寻剑成功了。”任平生也是一笑。

“不过在那之前,你得先寻一柄替代的兵器。要不然遇到危险,我们打起来,你却没

兵器,那不是给人当活靶子吗?”杜淮商认真说道。

“当然当然,我可不会这么傻的。”温迎想摆摆手,随即,三人相视一笑。

虽不知前路上究竟有多少危险,但天奇山之行三人势在必行,于是,在换剑后,三人便开始准备前往天奇山的东西。

等到所有事情都处理妥当时,已是三天后了。

…………

或许是天公作美,任平生三人选择离开隐秋山的这一天,是一个晴日。

任平生站在院中,看着杜淮商背起包袱自房内走出来。

然后,他看向身侧同样背着剑与包袱的温迎夏,问道:“都准备妥当了吧?”

“当然当然,我可是按照你们的意思,准备了三天呢。”温迎夏连连点头。

这三天里,三人也研究了一下天奇山。

天奇山位于青州与梁州的交界处,属于北方边塞一带。虽然是边塞,却不代表那地方就是荒无人烟的。相反,因其地理位置关键,人流量不少。因此,本朝便在此地建起了一座名为天意城的城池。

天意城有个别称,名为“北海玉京”。之所以起这个别称,便是因为天意城内不止有天南海北的江湖人,更有天南海北的商客。商客们捉准此为边塞之地,人潮必然汹涌,便将来自江南的胭脂、绸缎,海边的夜明珠、贝壳,甚至是美酒美人,尽数带往天意城。再带回边塞游牧民族的皮毛、青梁两州的特产,这一倒卖,收获可是不少。这也让天意城这座边塞小城,成为了商客们眼中的“天上白玉京”,故而,得名“北海玉京”。

不过任平生三人不是商客,他们只是要确认一下天奇山的位置,然后研究路线。

天奇山位于北方,景州位于南方,他们的路线自然是北上。

但北上也有两条路,一是官道,一是水路。

官道四通八达,可以直达天意城附近,但问题也来了,官道虽然四通八达,路却很长,他们从景州到天意城,如果不出意外,也得一月左右。

而水路就不同了,因为本朝三大江水的寒江正好贯穿了景州,所以如果选水路,时效会比陆路加快七到十天。但水路也有个问题,就是不直达天意城,哪怕改换水路路线,也只能到青州境内。

青州……

杜淮商想到这两字,不由沉思起来。

若按照他的想法,他是想走水路的。倒不是因为他十年没回青州有些想家,而是……进了青州境内,就等于进了杜家的势力范围。在杜家的势力范围内,如果有什么需要,比如改换车马前往天意城,杜家完全可以出力。

但他还得听听温迎夏与任平生的意见。

杜淮商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两人,不过他并没有说自己乃是皇商杜家的少主,只是表示他家就在青州,也算有一定基业,到时候可以帮助三人。

听见这话,温迎夏表示听他们俩的。而任平生,他思索了一会儿后,摇摇头。

“还是走官道吧。”

对于任平生的婉拒,杜淮商也不生气,他只是问为何选择官道。

任平生答:“水路若是有埋伏,只怕难以脱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