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2/2)
职业道德在告诉她,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
虽然在原书当中,裴峦是一个边缘性的人物,了不起眼,离府出走这一桩事体,对于主线剧情来说,连一个小水花都算不上,但是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是他人生剧本当中的主角,难道就能被忽视与略去不提吗?
宋枕玉根本做不到。
在她眼中,每一个人都该被同等的重视与对待。
是以,当她寻吴氏打探裴峦之时,她觉得,自己不能无视裴峦这一桩事体。
在眼下的光景当中,去往的路上,宋枕玉仍旧在听吴氏倾诉裴四少爷裴峦的事情。
吴氏面上俱是一抹黯然之色,指腹撚紧了一截袖袂,凝声说道:“正所谓「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早入林」、「天道酬勤」,峦哥儿他,本来就不是那么聪明的一个孩子,他本就比寻常人要笨拙一些、迟钝一些,合该是要多多努力念书才是,而不是一直三天打鱼四日晒网,念书念得心不在焉,结果将书念得一塌糊涂,玉娘子,你说是也不是?”
许是压抑得太久了,加之宋枕玉又肯倾听自己说话,时不时会有真实的反馈与回应,吴氏就形同打开了一只话匣子似的,径直说了下去。
对于吴氏所述的种种,宋枕玉既不赞同,亦是不反对,她的立场一直是保持中立。
她一直觉得倾听非常重要,接下来的光景,吴氏就同她诉说了诸多与裴峦休戚相关的事,以及她对裴峦所催生的种种忧患与隐忧。
“玉娘子,你说说峦哥儿,他不好好念书,他还能做什么?不去参加科举,不在春闱当中考取理想的名次,他从此以后还能做什么?”
“学而优则仕,这也一直是老太夫人所布下的裴家族训,峦哥儿若是没有遵守的话,那么,往后他将何去何从?”
“若是不能入仕,不能入朝为官,他必是教任何人都看不起,我辛辛苦苦扶植他这般久,一心祈盼着他能够出人头地……目下,不说出人头地了,我只祈盼他能回来,把书念好,哪怕明岁春闱,名落孙山了,我还能再劝他再念一年书。”
吴氏嗫嚅了一番,凝声道:“假令关中书院不收留峦哥儿了,那我便会延请塾师,专门在家中辅导他,一直敦促他好生念书,敦促到他能高中刚为止。”
宋枕玉闻至此话,眉心略微一蹙,她薄唇翕动了好一会儿,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又什么也没说。她觉得吴氏的做法有一些偏执,但在目下的光景里,她又无法具体地指出她的说法和做法,有哪些不足之处。
是以,宋枕玉仍旧是维持了素有的沉默。
傍夕的雨一直在不辍地落着,檐雨倾盆如注,声如蚕食桑叶,石击深潭。
吴氏的精神头并不太好,叨念的时候,眼眶逐渐地熬红了去,她絮叨毕,率引着宋枕玉行路至院门前,在一片熙风拂动风铃木铎声当中,她徐缓地推开门扉,且搴开了门帘,延请宋枕玉进去。
同一般少年寒窗苦读的书屋不大一样,裴峦的书院,基本上很少放置书籍。
宋枕玉在裴岱的书屋之中,感受到了一阵自由而空旷的氛围,她看到了不少储放在桌案底下的漆色匣子,她遂是心生好奇之心,问吴氏:“我能否打开来看看?”
吴氏自然是首肯的,且道:“自当是可以的,我发现他经常有堆砌匣子的习惯,也不知是在堆砌着什么,他总是很喜欢做这些毫无意义的、且不能为常人所理解的事。”
在吴氏的喋喋不休之中,宋枕玉打开了其中一只木匣子,一股清郁的山茶气息,从木匣底下泛散开来,揭开了木匣的匣盖以后,她看到了匣子之中储放着一丛鸟毛,鸟毛之下,是温软干燥的茶叶,是专门用来保存鸟毛的,并且能够去除鸟毛的气息。
宋枕玉发现好几个匣子里,储放着各种各样的鸟毛。
她一下子明悟了什么。
裴四少爷裴峦,原来对鸟情有独钟。
Q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