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干丝有海味(2/2)
但是这东西刘笔觉得得单独找个地方弄碎烧了,否则真不知道还会引发什么。
叶肉切下来一些大块,刘笔全部切条,再泡入冰冷的硼酸水中清洗。
冲洗数次,再焯水一次,把黏液洗净洗透,灭活程序才算正式完成。
接下来,刘笔则是将这些叶肉,一片片地贴在一块干净的石板上,然后燃烧苹果木,将它们烘干。
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晒干,晒足一百八十天,味道自然鲜。
但是这个世界的雾太大了,能完整见到大太阳的日子也不多。
最近入秋,太阳多了,温度却不够了。
刘笔急于尝到这叶子的味道,便用了简便方法。
叶片里的水分和黏液,在高温中渐渐流失。
最后渐渐变成了相当轻盈的薄片,还有一些淡淡的焦糊味。
这是用石板烘干必然带来的结果,但刘笔觉得这种糊香反而亲切,就好像干辣椒的那种糊味一样。
没有这焦糊香,反而就不正宗了。
按系统的说法,制作工序到这里就已经完成了,后面可以自由发挥。
刘笔拿牙齿试了试叶片,齿尖有硬物感,而质地和焦煤似的,有些偏脆。
“应该不是我给它烧焦了吧……”
刘笔拿起一根,放进嘴里咀嚼了起来。
淡淡的苦味,但只有一点点。
更多的是一些很清新的咸味,还有一丝清甜。
别说,真别说!
有点在吃海苔的感觉!
口感上可能还不输!
这沼泽母树,看着浓眉大眼的,没想到还挺甜美。
那就参照前世的做法了。
先蒸上一锅乌骨米。
随即烧起一锅油,将成丝的母树叶子浸入油中,慢慢油炸。
那干丝在油泡里沉浮,发出令人心静的滋滋声。
捞起,沥干,再炸熟,淋上一点酱醋。
放在嘴里,酸甜适口,又有着适度咸味,嘎吱作响,很纯天然的味道,竟比薯片好吃。
当然,这可不能作为主菜。
剩下的油有河鲜味不要倒掉,处理五六只蜣螂,掏去内脏,冲洗干净。
白花花的肉不要去壳,却是裹一层淀粉,还有一层大龟蛋清,放进油中缓缓炸熟。
仍然捞起沥干,等待下一道工序,却是请出苹果须这一个小配餐,也裹着粉,放进锅中再炸。
母树叶片、蜣螂肉,还有苹果须,刘笔打算拿它们做盖饭的浇头!
当然了,浇头如果全是炸物,那么味道也会显得寡淡。
而炸过的蜣螂,就是为了多样性服务的。
换入新锅,仍然使用老油,不过却加入酱醋糖浆,还有姜蒜,油焖至熟透,到酱汁完全投入蜣螂肉中。
撕开一条蜣螂腿,有蟹肉纹理,又有棕红汤汁,就像雪白清香的莲花瓣儿浸透了蜜水一样。
而乌骨米饭此时此刻也已经蒸好了。
刘笔将母树叶子盖上,紧接着盖上一层油焖蜣螂肉,后摆放入苹果须,再浇上一勺油焖的汤汁。
最后,好饭配好汤。
好汤,自然是用昨天剩下的椒香猪骨头汤,加上这干母树叶子,加热炖煮片刻而成了。
一口清汤,鲜香自然。
一口米饭,浓郁多汁。
忍不住多吃了几口,刘笔才把饭盆盛好,端了出去:
“来!又让你们蹭到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