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279章

第279章(1/2)

目录

雁门关的寒风卷着雪沫子,刮在人脸上像刀割。

校尉赵虎捧着叠锦棉冬衣,往士兵手里塞,棉衣上的雪沫子簌簌掉,\"都麻利点!这是长安新送的锦棉衣,里子絮的弹花棉,外层是蜀地锦,比去年的麻布袄暖十倍!\"

新兵王小五接过冬衣,往身上一裹,顿时觉得寒气退了大半,棉絮在衣里\"沙沙\"响。

\"校尉,这衣料软乎乎的,比我娘缝的棉袄还轻!\"他拽着衣角转了圈,\"去年那麻布袄,硬得像纸板,冻得我直打哆嗦,握弓都没劲,被老兵笑'拉不开弓的雏儿'。\"

赵虎拍着他的背,雪沫子从棉帽上簌簌掉,\"可不是!昨儿巡逻,穿这衣在雪地里站了一个时辰,里头还暖烘烘的——这得多谢长安的工匠,比咱这边关的皮袄经造,还不沉,奔袭时利索,不像皮袄,穿了跟背块板似的。\"

旁边老兵老李拽着衣摆看,锦面的云纹在雪光里闪,像落了层碎银。

\"这针脚密得像鱼鳞,\"他用指甲划了划,\"去年的袄穿俩月就露棉絮,风一吹灌得满背凉;这锦棉的,针脚扎得实,保准能穿到开春——赵校尉,多给我留件,我给家里婆娘捎回去,她纺线时总冻手,搓线都搓不利索。\"

赵虎笑,踹了他一脚,\"就你惦记家!每人两件,多了没有!赶紧穿好,轮岗去——有这暖衣,看谁还敢说冻得拉不开弓,误了军情我可饶不了你们!\"

申时的长安西市,\"锦棉铺\"的幌子在寒风里摇得\"哗啦啦\"响,像在喊人进店避寒。

铺里的暖炉烧得正旺,火苗舔着炉壁\"噼啪\"响,烘得锦棉制品暖乎乎的,进门就像钻进了棉窝,寒气瞬间褪了大半。

波斯商人阿罗憾掀帘进来,裹着的羊毛氅上还沾着霜,一进门就直搓手,呼出的白气在脸前打旋,\"我的天,这长安的风,比波斯的沙漠风还刮人!吹得我鼻子都快掉了!\"

他眼尖,一眼瞅见架上的\"锦棉披风\",伸手就抓,指尖划过锦面,软得像摸着云朵,\"掌柜的,这披风是啥做的?\"

阿罗憾把披风往胳膊上搭,\"摸着比我们的羊毛氅轻便,雨水一擦就掉,不像羊毛,沾了水沉得像块石头,去年我商队的伙计,穿羊毛氅赶路,淋场雨差点没冻僵,卸车时腿都打颤。\"

掌柜递过件披风让他试,披风往身上一裹,阿罗憾顿时缩了缩脖子,眉眼都舒展了。

\"嘿,这就暖和了!\"他拽着领口笑,\"这是蜀地锦棉做的,外层锦布防雪,里层棉絮保暖,比羊毛经造——去年有个波斯商队穿这披风赶路,雪地里走了三天,里面的棉还干着呢,比揣着暖炉还顶用,省得总掏出来烤火。\"

掌柜忽然掏出张\"御寒锦卡\",卡面绣着暖炉纹,针脚密得看不见线,像画上去的。

\"阿罗憾掌柜,凭这卡买锦棉制品,工人价再打八折——您带回波斯,商队的人准抢着要,比带羊毛划算,羊毛压秤,这锦棉的,一匹能顶三匹羊毛的量,您骆驼都能少累点。\"

阿罗憾当即拍板,巴掌拍在柜台上,震得暖炉都晃了晃,火星子蹦出来。

\"给我来百件!再要五十副锦绒手套——我那商队的伙计,去年冻得握不住缰绳,车翻了两回,损失了半车琉璃,心疼得我直骂娘!有这手套,赶车都稳当,比啥都强!\"

掌柜麻利地记账,笔尖划过纸页\"沙沙\"响,\"好嘞!百件披风、五十副手套,这就给您打包——用锦棉袋包,防潮,比麻布袋体面,您送人情都合适,波斯的贵族见了准喜欢。\"

秀儿攥着攒了半月的锦币,指节都捏白了,在铺里转来转去,眼睛像扫货的小雷达,从锦棉鞋看到暖手炉,最后停在\"锦棉护膝\"前。

护膝上绣着简单的云纹,灰扑扑的,看着就暖和,她伸手摸,护膝里层糙糙的,像掺了啥硬东西。

掌柜见了,笑着解释,\"这里头掺了李大夫配的草药,艾叶、生姜啥的,用锦灰拌过,能防风湿——你家要是有老人做活,戴这个再好不过,比揣暖炉方便,走哪暖哪,不耽误搓线、缝补。\"

秀儿眼睛一亮,赶紧把锦币往柜上拍,硬币\"叮当\"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