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360章

第360章(2/2)

目录

“俺阿弟在边防,”他往越人部落的方向指,那边的炊烟正袅袅升起,“托人带信要十张这弩,说‘有这玩意儿,站岗都踏实——上回他用旧弩,射程不够,眼睁睁看着胡兵抢了两匹马跑了,回来哭了半宿’。”

秀儿蹲在“科创贸易站”的竹桌后,手里的订单册摊着,纸页有点卷边,像片枯荷叶,上面记着“边防:火浣锦甲百件”“军营:炭纤维弩五十张”,字迹是用染坊的红浆写的,透着新鲜,还能闻到点浆水味:“小石头,你数数。”

她把册往王小石头面前推,指尖点在“百件”上:“这单够刘寄的工坊忙俩月,阿福他们能多领两成月钱,够给娃添件新棉袄了。王伯来说,他二小子要是穿上这甲,今年冬天就能回家过年了——去年大雪封路,没赶回来,二丫她娘哭了好几回。”

王小石头扒着算盘,算珠打得“噼里啪啦”响,像串撒欢的铜钱:“先生,俺算过!”

他仰起脸,鼻尖沾着点墨,像只小花猫:“百件甲够装备半个营,五十张弩能守住三个隘口——老校尉说‘有这物件,今年的冻伤能少一半’。往年冬天,将士们总为了抢暖和的甲胄打架,谁都想穿新点的,现在有这新甲,又暖又结实,不用抢了。”

“您看那旧甲,”他指着墙角的旧甲,“穿起来沉得像扛着石头,还不防火,去年边防走火,烧了二十多件,有个小兵胳膊烧得流脓,现在还留着疤——今年有这新甲,再也不怕了。”

老廷尉蹲在“专利科创处”的案前,手里捏着两张图纸,指腹蹭过纸面,有点发潮:一张是刘寄的“火浣锦甲制法”,画着甲片里的锦层,一层红一层黑,像块千层糕;一张是刘康的“炭纤维弩图谱”,标着弓臂的纤维配比,数字歪歪扭扭的。

“你们俩,”他把图纸往刘寄、刘康面前推,朱笔在“专利”二字上圈了圈,红得像朵小花,“当年你们父王争地,动刀动枪的,血流得能染红半亩地,现在争这专利,盖个章就了了——这才叫争对了地方,争得人心暖。”

他指着图纸上的红手印,是刘寄和刘康按的,印泥还没干透:“这印比旧地契上的章实在,地会荒,雨一淋就烂,这手艺能传子孙,王伯村的娃现在学做甲片,说‘将来要给边防的叔伯做最好的甲,让他们都能回家过年’。”

刘寄梗着脖子,往刘康的图纸上瞥了瞥,嘴角撇了撇:“他那弩是不错,但俺的甲能防火,边防的帐篷总走火,将士们常被烧伤——二丫她哥上回就烧了胳膊,现在还留着疤,天阴下雨就疼。”

“俺这甲,”他拍着甲面,“不光能挡箭,还能当小盾牌,夜里抱着睡,暖和!比旧甲强,旧甲冷冰冰的,像块石头。”

刘康在旁边笑,弩臂上的红锦晃了晃,像只红蝴蝶:“甲好,弩也好。”

他往老廷尉手里塞了块纤维样本,样本软乎乎的,能弯成圈:“您看这纤维,混了刘寄送的锦线碎末,韧性更强。其实啊,俺们早商量好了,他的甲配俺的弩,一套送边防,一套送王伯村,让他们也瞧瞧,咱藩王现在琢磨的,都是实在物件。”

他声音低了点,像怕被风吹走:“俺爹要是在,准得揪着俺耳朵说‘争地盘是狗熊,争手艺才是英雄’。”

暮色漫过科创园时,夕阳把火浣锦甲照得通红,像块烧红的铁;炭纤维弩泛着黑光,像条蓄势待发的蛇。红黑交错处,像幅小小的战图,透着股安稳劲儿。

公孙越蹲在甲旁,摸着甲片上的纹路,那是王伯村的阿福绣的“平安纹”,一针一线都扎实:“罢了罢了。”

他往边防的方向望,晚霞红得像火浣锦:“上回藩王归心,老夫还怕他们没长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在看,这科创倒让藩王成了强国柱。比当年的封地管用,封地能丢,这手艺丢不了,王伯村的娃现在学做甲片,说‘将来要给边防的叔伯做最好的甲’,这才是传家的本事。”

他往工坊里看,小吏们正围着张“联创册”写心得,册上贴着各藩王的科创图样,旁边画着小小的笑脸,有的画着甲,有的画着弩,还有的画着边防的帐篷:“你看这册,比旧兵器谱多了些暖人心的字,知道每样物件都连着人命——这才是锦技强国,强在护着百姓的日子,不是空喊口号。”

掌灯时,卫子夫捧着“科创册”进来,册页上沾着火浣锦的红绒、炭纤维的黑渣,还有片王伯村的稻叶,是王伯塞进去的,说“让陛下知道,地里的稻子也盼着兵强”:“今日产出专利三十项。”

她翻到“边防订单”那页,上面盖着个大大的红印,印泥把“急”字盖得严严实实:“边防说‘有这甲和弩,今年冬天能睡踏实了,不用总睁着一只眼’。”

她指着册尾的评语,是老宗正写的,墨迹有点晕:“藩王科创,锦技强国,四夷来服——这可不是虚话,你看这订单,够工坊忙到秋收,将士们的饷银都能多领两成,家里的日子也能宽裕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