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秋光偷渡韶华 > 第356章 实验室的日光与设计图的星光

第356章 实验室的日光与设计图的星光(1/2)

目录

春末的阳光透过高二(三)班教室洁净的玻璃窗,慷慨地倾泻而下,在排列整齐的课桌椅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斑。空气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在光束中悠然起舞。讲台上,林雪萍正专注地讲解着本周生物实验课的重点——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

她穿着简约合身的浅杏色针织衫和深色长裤,身姿挺拔,声音清晰而富有耐心,将复杂的细胞分裂过程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步骤和图像,板书工整地排列在黑板上。

“所以,在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解离这一步至关重要,时间必须严格控制,目的是……”她的目光扫过台下,学生们大多在认真听讲和记录,但也有几个眼神开始飘忽,显然被窗外越来越盛的春意吸引了心神。

她的视线不经意地掠过中间靠窗的一个位置。江韵华坐得笔直,似乎听得很认真,但他手下压着的笔记本边缘,却隐约露出几道不属于生物图谱的、利落而带有设计感的线条。林雪萍眉梢微动,没有立刻点破,只是将讲解的声音稍稍提高了一点,成功地将那几个走神学生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胞结构被破坏,过短则无法充分分散细胞。这个度,需要大家在实际操作中仔细把握。”她说完,合上教案,“好了,理论部分就到这里。下午的实验课,两人一组,按照实验手册和刚才讲的步骤操作。课代表课后到我办公室领一下实验材料分配表。”

下课铃声适时响起。教室里顿时充满了桌椅移动的摩擦声、轻松的谈笑声和收拾书本的窸窣声。

“江韵华,”林雪萍一边整理自己的讲义,一边声音平和地叫住了正准备起身的弟弟,“你留一下。”

正准备和同桌勾肩搭背冲出教室的男生同情地拍了拍江韵华的肩膀,先溜了。江韵华脚步一顿,脸上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不自然,但还是乖乖地走到了讲台边。“林老师,您找我?”

教室里的人很快走得差不多了。阳光正好落在讲台一侧,将两人笼罩在温暖的光晕里。

林雪萍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伸出手,指尖在他那本看似普通的笔记本上点了点。江韵华下意识地想用手盖住,但已经晚了。

“解离时间的关键,看来比不上某个建筑立面的线条更吸引你,嗯?”她的语气里没有严厉的责备,反而带着一丝了然和淡淡的调侃。她对这个弟弟兼学生太了解了,当他真正沉浸于设计世界时,外界的一切都会暂时褪色。

江韵华耳根微微发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实承认:“呃……下午建筑设计大赛的初稿截止,刚才突然有个关于光影结构的想法,怕忘了就……”他翻开笔记本,那一页果然画着几幅潦草却极具灵气的建筑局部草图,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标注和尺寸推算,与周围工整的生物笔记形成了鲜明对比。

林雪萍低头看了看那些草图。即使她不是专业出身,也能从那流畅的线条和大胆的结构中感受到一种跃动的才华和热情。她想起深夜快餐店里,他和许清瑶为了一个展示板配色精益求精的样子。

“想法很好,”她先是肯定了一句,随即语气转为认真,“但是,课堂时间有课堂时间的纪律。生物实验的基础步骤同样需要严谨的态度,就像你推敲你的建筑结构一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下次灵感来了,可以先简单记个关键词,课后再细化,好吗?”她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原则性。

江韵华连忙点头,态度诚恳:“我知道了,林老师,下次不会了。”他对这位既是老师又是未来嫂子的林雪萍,一向是敬重且愿意听从的。

“好了,快去吃饭吧。”林雪萍神色缓和下来,笑了笑,“下午实验课别迟到。你的动手能力不错,正好和许清瑶一组,她细心,你们搭档应该能配合得很好。”

听到“许清瑶”的名字,并且被安排和她一组,江韵华的眼睛不易察觉地亮了一下,刚才那点小小的窘迫立刻烟消云散,语气轻快了许多:“好的!谢谢林老师!”他收起笔记本,脚步轻快地离开了教室。

林雪萍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又宽容地摇了摇头。年轻真好啊,那些专注、热忱以及因为某个名字而瞬间明亮起来的心情,她都懂。

下午的生物实验室,弥漫着淡淡的盐酸和醋酸混合液的特殊气味。实验台前,学生们两两一组,围着显微镜和解剖器材,忙碌而专注。

江韵华和许清瑶这一组进展得颇为顺利。江韵华动手能力确实强,负责了解离、漂洗等需要力量和精准时间的步骤;而许清瑶则心细如发,负责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处理好的根尖材料放置到载玻片上,滴加染液,盖上盖玻片,动作轻柔而准确。

“这里,压的时候轻一点,”许清瑶小声提醒,她的手指几乎没怎么用力,只是引导着江韵华的手,“对,就这样,用均匀的压力让细胞分散开,但不能压碎了……”

两人的头不自觉地靠得很近,共同凝视着那小小的盖玻片。阳光从实验室的高窗洒下,照亮了他们年轻专注的侧脸和交叠在一起的手指影子。江韵华能清晰地闻到许清瑶发间淡淡的、清新的栀子花香气,混合着实验室里特有的试剂味道,形成一种独特而令人心绪微漾的气息。

“好了!”许清瑶轻声宣布,抬起头,恰好对上江韵华近在咫尺的目光。两人都愣了一下,随即迅速分开一点距离,许清瑶白皙的脸颊上飞起两抹极淡的红晕,为了掩饰尴尬,她立刻指向显微镜,“快,看看效果怎么样!”

江韵华轻咳一声,低下头,将眼睛凑到目镜上。调整焦距后,视野中清晰地呈现出经过染色处理的洋葱根尖细胞,正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染色体被染成了深色,形态各异,如同一个微缩的、动态的生命世界。

“很清晰!你看那个,应该是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他一边观察,一边难得地带着兴奋的语气描述着,甚至下意识地抓住了许清瑶的手腕,将她轻轻拉近,想让她也看得更清楚些。

许清瑶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弄得心跳漏了一拍,手腕处传来他指尖微热的温度。她顺着他的力道微微弯腰,凑到显微镜的另一侧目镜看去。“真的哎……比书上画的还要清楚……”她的声音里也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两人就这样头靠着头,沉浸在微观世界的奥秘中,偶尔低声交流几句,完全忘记了周围其他小组的存在。林雪萍巡视到他们这边,看到他们配合默契、观察认真,尤其是载玻片制作得相当标准,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笑意,没有打扰他们,悄然走了过去。

实验课结束,学生们陆续离开实验室。江韵华和许清瑶负责最后的清理工作,将实验台收拾得干干净净。

“今天多亏你了,”许清瑶一边洗手,一边对江韵华说,“不然我肯定不敢用那么大力气去压片。”

“是你心细,步骤记得牢,染液滴加的时间也掐得准。”江韵华拧紧水龙头,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语气是难得的直白夸奖。他不太擅长说这些,但说得真心实意。

许清瑶抿嘴一笑,心情很好地哼起了不成调的小曲,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呀,还不算晚。你那个设计大赛的图稿,最后改好了吗?”

“差不多了,还剩最后一点效果图要渲染。”江韵华回答,犹豫了一下,看向她,“你……要不要帮我看看?就在学校机房里。”他知道许清瑶的审美极好,她的意见往往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

许清瑶眼睛一亮,立刻点头:“好啊!反正我没事儿。”

学校的计算机机房下午开放给学生自由使用。此时人不多,只有零星的几个学生在查找资料或编写程序。江韵华和许清瑶找了一个靠窗的角落位置坐下。

电脑启动,专业的建筑设计软件界面亮起。江韵华点开他的参赛作品——一个社区文化中心的改造设计方案。三维模型缓缓旋转,展现出建筑的整体结构和空间布局。线条干净利落,体块穿插富有现代感,同时又通过大量的玻璃幕墙和空中连廊的设计,引入了自然光线和绿色景观,显得通透而富有生机。

“哇……”许清瑶忍不住低呼一声,身体前倾,仔细地看着屏幕上的每一个细节,“这个弧面玻璃顶棚的光线引入计算,是你自己做的?”

“嗯,参考了一些案例,但算法优化了。”江韵华移动着鼠标,切换着不同的视角和剖面图,“这里,我原本想做一个更复杂的钢结构景观塔,但后来觉得有点喧宾夺主,就改成了现在这种更轻盈的镂空走廊……”

他认真地讲解着自己的设计理念,遇到技术难点和审美抉择时,会停下来询问许清瑶的看法。许清瑶听得极其专注,时而提出大胆的色彩搭配建议,时而对某个内部空间的装饰材质提出疑问,时而又因为他某个巧妙的构思而毫不吝啬地赞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