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049集:军中医疗队,机动救援

第1049集:军中医疗队,机动救援(2/2)

目录

“得组建一支能跟着战事走的医疗队。”深夜,素问对着系统屏幕沉思。系统里有历代军队医疗体系的资料,其中“机动医疗队”的记载让她眼前一亮。如果能有一支配备齐全、反应迅速的医疗队,在战事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仅能及时救治伤员,还能减少药材的浪费——很多伤员就是因为延误治疗,才需要消耗更多药材。

第二天一早,素问就向边境主将递交了组建“机动医疗队”的申请。主将正为伤员救治不及时的问题头疼,当即应允,还拨了十辆马车、五十个急救药箱和二十副担架。

接下来,素问从近期培训合格的医官中筛选人员。她不仅看医术,更看重反应速度和心理素质——战场环境恶劣,稍有不慎就可能连自己都搭进去。最终,十名经验丰富、手脚麻利的医官脱颖而出,其中既有擅长外伤缝合的周医官,也有精通急救包扎的陈医官。

“咱们这支医疗队,要的就是‘快’和‘准’。”组建仪式上,素问指着马车里的装备,“每辆马车配两名医官、三名学徒,药箱里除了常备的止血药、消炎药,还要带足夹板和绷带。一旦接到消息,必须在一刻钟内出发。”

她亲自制定了急救流程:抵达战场后先划分区域,轻伤员就地包扎,重伤员立即止血、固定伤口后送医署。为了提高速度,她还带着队员们反复演练——从搬运伤员、打开药箱到完成包扎,每一个环节都掐着时辰练。周医官起初对“两刻钟处理二十名伤员”的目标嗤之以鼻,可经过半个月的苦练,他所在的小组竟真的做到了。

医疗队的旗子是素问亲手设计的:白底上绣着一株绿色的续骨草,远远望去格外醒目。第一次出任务是在一个雨天,敌军偷袭了我方的粮草营,二十多名士兵受伤。接到消息时,素问正在药田查看长势,她当即扔下锄头,大喊一声“集合”,十辆马车很快就驶出了医署大门。

雨天的道路泥泞难行,马车在土路上颠簸起伏,药箱里的瓷瓶碰撞作响。素问坐在车头,不时探头查看路况,心里默念着系统提示的最优路线。“快到了!”前方传来斥候的呼喊,素问远远就看到了战场上飘扬的军旗,还有散落的伤员。

“按预定方案行动!”马车刚停稳,素问就跳了下去。队员们迅速分散开来,有的拿出担架搬运重伤员,有的跪在泥地里给伤员包扎。一名士兵的腿被箭射穿,鲜血浸透了裤子,陈医官二话不说跪在他身边,先用止血藤粉止血,再迅速包扎固定,整个过程不到一炷香的时间。

“小心点,抬的时候保持平稳!”周医官指挥着学徒们抬着重伤员往马车走,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混着汗水,可他的动作丝毫没有慌乱。素问则在各个区域间穿梭,不时停下来指导学徒处理伤口,遇到伤情复杂的就亲自上手。

两刻钟后,最后一名轻伤员包扎完毕,他试着活动了一下胳膊,对素问咧嘴一笑:“苏医官,这下我又能上战场了!”素问点点头,看着十辆马车缓缓驶离,每辆车上都躺着急需救治的重伤员,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次任务后,机动医疗队的名声在军营里传开了。有士兵说,在战场上看到那面绣着续骨草的旗子,就像看到了活路。素问听了这话,特意把旗子又加固了一番——她知道,这面旗子不仅代表着医疗队,更代表着生的希望。

三个月后,医署后院的药田迎来了第一次大丰收。止血藤爬满了支架,续骨草长得郁郁葱葱,收获的药材足足堆满了三个库房。李伯拄着拐杖在库房里转来转去,笑得合不拢嘴:“这些药材,足够支撑半个军营了!再也不用眼巴巴等着山民送药了。”

素问看着库房里的药材,又想起了机动医疗队的队员们。这些日子,他们跟着战事辗转,先后处理了数百名伤员,没有一人因救治不及时而牺牲。她拿起一束刚晒干的止血藤,藤蔓坚韧,散发着淡淡的药香——这是他们用汗水种出来的希望,也是守护边境的力量。

这天傍晚,素问正在药田除草,阿竹兴冲冲地跑过来:“苏医官,主将派人来说,要给咱们医疗队记大功呢!还有,山民们听说咱们种药成功了,都来求着学种药的法子。”

素问直起身,望向远处的军营,夕阳下,机动医疗队的马车正缓缓归来,那面绣着续骨草的旗子在风中飘扬。她笑了笑,拿起锄头继续除草——药田需要精心照料,就像边境的安宁,需要每个人用心守护。而她和她的医疗队、她的药田,会一直在这里,为每一个浴血奋战的士兵,撑起一线生脉。

需要我帮你扩展某个情节吗?比如添加医疗队遭遇突发危险的片段,或山民学习种药时的故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