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不留活口(2/2)
而就在一天之后,静妃也离奇暴毙于芷萝宫中。
后《梁史·嘉靖本纪》载。
嘉靖二年冬,靖王景琰大婚前夕,偶见穆氏女霓凰私通朝廷钦犯于密室。
王怒而斥之,竟遭穆氏姐弟戕害,殁于非命。
静妃闻讯悲恸,自缢于椒房。
帝闻此变,龙颜震怒,哀痛欲绝。
遂下诏夷穆氏九族,满门抄斩。
史臣曰:
穆氏世受皇恩,竟生豺狼之心。
霓凰不守妇道,私通逆犯;穆青目无君上,弑杀亲王。
一门俱灭,实乃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是嘉靖三年的年初。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
日夜如指间流沙,悄无声息地消逝在了这皇宫大内的红墙碧瓦之间。
自从靖王萧景琰与静妃相继薨逝后,朝臣们愈发的忧心皇帝的变化了。
那位沉迷修道的嘉靖帝,如今竟然变本加厉,彻底疏于朝政。
非但不上朝,而且终日深居万寿宫中,沉湎于玄修之事。
不仅如此,他还下令兴建玄都观、朝天观。
给予道家更多的便利。
正所谓上行下效,一股修道之风席卷了整个大梁。
朝野之间,也是传出了不少流言蜚语。
有人暗自揣度,很有可能是靖王的离世,触动了天子心中最隐秘的恐惧。
毕竟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来得更早。
一个个亲人猝然长逝,让皇帝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即便是皇天贵胄,也难以逃脱死生大限。
于是乎,皇帝对长生的渴求才会愈发炽烈。
才会一意玄修,以求成仙。
这一点从皇帝新近自取的道号便可看出一二。
“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这长达三十四个字的尊号,字字透着皇帝对羽化登仙的执念。
除了沉溺于玄修炼丹之外,皇帝更因听信了道家的蛊惑之言。
竟然将废太子萧景宣与靖王萧景琰的相继离世,归咎于
"双龙相争,必有一伤
"的箴言。
直言皇帝的真龙之气太强,才会与皇子相冲相克,终至悲剧发生。
这番荒谬之言触动了皇帝内心最深处的隐忧。
为保皇室血脉不再遭此厄运,皇帝下了一道谕旨。
自此之后,诸皇子不得与皇帝相见,自此开始
"王不见王
"之制。
除此之外,昔日威震朝野的悬镜司因赤焰叛逆一案元气大伤,皇帝索性将其彻底改组,更名为锦衣卫。
并赋予监察百官、缉捕谋逆之权。
为震慑群臣,更擢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位武道大宗师为指挥使。
使得锦衣卫一跃成为朝堂上最令人胆寒的势力。
然而,朝局真正的暗流涌动,却在于太子萧景桓与裕王萧景亭的明争暗斗。
皇帝似是有意制衡,竟将锦衣卫交予裕王执掌,使得这位三殿下如虎添翼。
朝堂之上俨然形成双雄对峙之势。
万寿宫内,朱厚聪负手而立,冷眼睥睨着人彘蔺晨。
他折磨了蔺晨一年之久,最后一丝耐心也终于耗尽。
只见他摊开一只手,掌心金光骤现,凝成一柄三尺长剑。
剑光闪过,血溅三尺。
琅琊阁主,就此殒命。
朱厚聪拭去剑上血迹,眸光看向西方。
"看来,只能从扬州慢下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