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粮安边疆,情系京华(1/1)
陆曦的粮车刚过蓟州地界,就见道旁挤满了流民,老弱妇孺裹着破烂的棉衣,手里攥着空空的陶碗,见粮车路过,眼中泛起希冀的光。他立刻勒住马缰,对身后的主事道:“去看看情况,是不是附近村落遭了灾。”
不多时,主事回来禀报:“大人,是青州南部的流民,那边上月遭了蝗灾,粮田绝收,官府的赈灾粮还没到,他们正往蓟州城投亲。”陆曦皱眉,翻身下马,走到流民中,见一个老妇怀里抱着饿得哭不出声的孩子,心下不忍:“把最后两车粮的麦子分出一半,先给流民煮些粥,再让人去蓟州府衙送信,让他们尽快安排棚屋安置。”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支起大锅,生火煮粥。老妇接过热粥,颤巍巍地给孩子喂了一口,孩子的哭声渐渐止住,老妇对着陆曦连连磕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陆曦连忙扶起她:“快起来,这是我该做的。等蓟州府的棚屋搭好,你们就能有地方住,后续的赈灾粮也会很快送到。”
待流民们都喝上热粥,陆曦才重新启程。望着身后渐渐远去的流民,他忽然想起蓝妙姬在边境说的话——“你守民生,我护疆土,本就是一体”。是啊,若民生不安,边疆再稳固,也难长治久安。
回到京城时,已是初冬。陆明羽早已在户部门口等候,见他回来,连忙上前:“三弟,你可算回来了!北方的赈灾粮调度出了点问题,青州知府说粮车在山道上陷了,需要派人去接应。”陆曦点头,立刻召集户部官员议事,将接应粮车、核查流民安置情况的事一一安排妥当,直到暮色降临,才歇下来。
刚回到府中,就见桌上放着一枚传讯符,是蓝妙姬发来的。符纸泛着淡淡的微光,她的字迹清晰:“边境蛮族遣使求降,说今年雪早,牛羊冻死大半,若不给粮,恐要铤而走险。我已暂许他们借粮,待你回京城后,再议后续安抚之策。另,你留下的牛肉干很耐饿,士兵们巡逻时都爱带。”
陆曦握着传讯符,心中一暖。他立刻回信:“蛮族借粮之事,我明日便与王爷商议,可从青州赈灾粮中调拨五万石,既解他们燃眉之急,也显我青龙国诚意。你在边境需多留意,别让他们有异动。我已让厨房做了荠菜饺子,明日派人送去,你记得趁热吃。”
次日清晨,陆曦带着荠菜饺子的食盒,先去了养心殿。白羽听了他的提议,点头道:“此计甚妙!既安抚了蛮族,又能减少边境冲突,还能让青州的赈灾粮流动起来,避免积压。你再拟道圣旨,让青州知府派专人护送粮车去边境,务必确保安全。”
从养心殿出来,陆曦让人将饺子送去边境,又去吏部找陆明羽。“二哥,”他递过一份名单,“这是北方各州民生官员的考核结果,有几位在赈灾中表现突出,可酌情提拔;还有两位玩忽职守,需革职查办。”陆明羽接过名单,仔细翻看:“你这考核标准很细,连流民的安置满意度都算了进去,难怪白羽总夸你‘懂民生’。”
两人正聊着,忽然接到王府的传讯,说白羽请他们去府中议事,蓝妙姬也从边境回来了。陆曦心中一喜,连忙跟着陆明羽往王府去。
刚进王府,就见蓝妙姬站在庭院里,穿着常服,发间别着那片压平的枫叶,见他来,眼中泛起笑意:“你回来得正好,王爷说要议边境设粮仓的事。”陆曦走上前,轻声道:“饺子收到了吗?还热吗?”她点头:“收到了,刚送到就吃了,比军营的糙面好吃多了。”
议事时,白羽指着地图道:“边境现有三个粮仓,都离前线太远,调粮不便。我想在镇西、镇北、镇南三营各设一个粮仓,常年储备十万石粮食,由户部负责调度,兵部负责看守,你们觉得如何?”
陆曦立刻道:“可行!我建议在粮仓旁设灵族协作点,让海灵族帮忙防潮,再派户部主事常驻,每月核查粮数,避免亏空。”蓝妙姬补充道:“我会让各营派一队士兵看守粮仓,再在粮仓周围设警戒阵,防止蛮族偷袭。”
陆明羽也道:“吏部可定期考核粮仓的官员,将粮仓管理纳入政绩,激励他们用心做事。”白羽笑着点头:“好!就按你们说的办,此事由陆曦牵头,妙姬配合,明羽从旁协助,务必在明年春汛前完工。”
议事结束后,天色已晚。白羽留他们在王府吃饭,素王妃亲自下厨,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有蓝妙姬爱吃的清蒸鱼,有陆曦爱吃的红烧肉,还有安乐公主特意让厨房做的桂花糕。
饭桌上,安乐公主笑着道:“曦哥哥,妙姬姐姐,上次你们说的枫叶,能给我看看吗?我想画下来,挂在启蒙堂的教室里,给孩子们讲你们的故事。”蓝妙姬从袖中取出枫叶,递到安乐手中:“你画吧,画好了给我也送一幅,我挂在军营的帐里。”
饭后,陆曦和蓝妙姬在王府的花园里散步。腊梅开了,香气弥漫在庭院里,月光洒在地上,一片银白。“边境的粮仓,我已让人开始选址,”蓝妙姬轻声道,“等明年春天建好,咱们一起去看看,再去附近的山上采新茶。”陆曦点头:“好,我还想带你去青州看看,今年的新麦种长得很好,百姓们都很开心。”
她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个布包,递给陆曦:“这里是边境的野果干,我让士兵晒的,酸甜可口,你批奏折时可以当零嘴。”陆曦接过布包,打开尝了一颗,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心中满是暖意。
“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军营了,”蓝妙姬停下脚步,轻声道,“粮仓的事,你多费心,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随时传讯给我。”陆曦点头,握住她的手:“你在军营也要照顾好自己,别总熬夜看奏报。等粮仓建好,咱们就有更多时间在一起了。”
送蓝妙姬到王府门口,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陆曦握着手中的布包,心中满是期待。他知道,边境的粮仓不仅是粮食的储备地,更是他们共同守护家国的见证——他用粮食安定民生,她用刀剑守护边疆,而这份藏在粮食与刀剑里的感情,会像庭院里的腊梅一样,在岁月里愈发芬芳。
接下来的日子,陆曦忙着协调边境粮仓的建设,从选址、备料,到调派工匠、核查粮款,事事亲力亲为。蓝妙姬也从边境传来消息,说各营的士兵都很支持建粮仓,还主动帮忙清理场地。两人虽隔着千里,却通过传讯符日日联系,分享着粮仓建设的进展,也诉说着彼此的牵挂。
转眼到了年底,边境的三个粮仓终于完工。陆曦带着粮册,亲自去边境验收。刚到镇西大营,就见蓝妙姬站在粮仓前,穿着银甲,指挥士兵往粮仓里运粮。“你来了,”她笑着走上前,“粮仓的防潮做得很好,海灵族的灵泉晶也装好了,能保粮食三年不霉。”
陆曦跟着她走进粮仓,看着满满的粮食,心中满是成就感:“太好了!有了这些粮仓,以后边境调粮就方便多了,百姓也能更安心。”两人并肩站在粮仓前,望着远处的雪山,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明年春天,咱们去青州看新麦吧,”蓝妙姬轻声道,“我想看看你守护的民生,是什么样子的。”陆曦点头,握住她的手:“好,我也想让你看看,百姓们丰收时的笑容——那是咱们共同守护的,最好的风景。”
风从边境吹过,带着雪山的寒气,却吹不散两人心中的暖意。他们知道,未来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多责任要担,但只要他们携手并肩,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守不住的家国与民生。而这份藏在岁月里的深情,会像边境的粮仓一样,永远充盈,永远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