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苍茫天道 > 第403章 振兴

第403章 振兴(1/1)

目录

陆曦就带着新改良的灵铁播种机往李阿公的村子去。刚到田埂,就见几个老农围着播种机摇头,李阿公蹲在一旁,伸手摸了摸机身上的铁齿,眉头皱得很紧:“陆大人,这机子看着是精巧,可俺们种了一辈子地,还是觉得老木犁顺手——这铁家伙沉得很,万一陷在地里,反倒误了农时。”

陆曦没急着辩解,而是让铁匠铺的王师傅把播种机拆开,指着里面的轴承:“李阿公您看,这轴承是用木灵族的‘滑纹木’做的,看着沉,拉起来比老木犁省劲。您要是不信,咱们找块地试试,看是机子快,还是您的老木犁快。”

李阿公将信将疑地点头。王师傅把播种机调好,陆曦亲自拉着机子往前走,铁齿入土深浅正好,种子均匀地撒在垄沟里,身后的学徒只需跟着覆土,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就种完了半亩地。而另一边,用老木犁的老农刚种完两垄,额头已满是汗。

“这……这也太快了!”李阿公凑上前,看着整齐的垄沟,眼中满是惊讶。陆曦笑着停下:“这机子一天能种十亩地,比用老木犁快三倍,还不用弯腰撒种,您老也能省些力气。要是觉得沉,咱们还能在机子上装个小轮子,拉着更轻。”

老农们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用法,王师傅拿出早就画好的图纸,一一解答。李阿公握着陆曦的手:“陆大人,俺们老糊涂了,总觉得老物件好,没想到新机子这么好用!俺这就跟村里说,让大家都买一台!”

解决了播种机的推广问题,陆曦马不停蹄地赶往苏州织坊——之前周福说七彩灵草染色成本太高,普通百姓买不起,他得去看看有没有办法改良。刚进织坊,就见青青和甄红思围着染缸忙碌,甄红思手里拿着一小把晒干的“淡色灵草”:“陆大哥,我们发现把淡色灵草和普通染料混着用,颜色虽不如纯灵草鲜艳,却也不褪色,成本能降一半!”

周福拿着一匹染好的淡蓝布走过来:“您看这布,颜色正,摸着手感也软,普通百姓买得起,刚才已有好几家布庄来订了!”陆曦拿起布,指尖拂过布料,忽然想起去年在边营,蓝妙姬说士兵的冬衣容易褪色,便问道:“这布耐不耐寒?能不能用来做军衣?”

甄红思点头:“我们试过,这布织得密,还能掺些灵丝,比普通军布暖和,也耐磨损。要是边营需要,咱们织坊能优先赶制。”陆曦立刻捏了张传讯符给蓝妙姬,告知她军衣布料的事,符纸刚发出去,就见苏州知府周文彬匆匆赶来:“陆大人,城西的蓄水灵井快建好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城西的灵井建在地势高处,井壁用灵砂砖砌成,井底铺着海灵族的“聚水石”,能将雨水和地下水聚集起来。井旁还建了个石制的蓄水台,台上刻着凹槽,能将井水引到附近的田地里。“这灵井能储水十万石,”周文彬指着凹槽,“遇到干旱,打开闸门,井水就能顺着凹槽流到田里,附近千亩粮田再也不用怕缺水了。”

陆曦走到井边,俯身往下看,井水清澈见底,泛着淡淡的微光。旁边的百姓正围着蓄水台,一个老妇笑着道:“以前天旱,俺们得去几里外的河里挑水,现在有了这灵井,浇地方便,洗衣也方便,真是太好了!”

正说着,陆曦的传讯符亮了,是蓝妙姬的回信:“军衣布料正好需要,只是灵铁铠甲的甲片不够,青州铁匠铺产能有限,能不能协调其他州府的铁匠铺帮忙?”陆曦立刻回复:“我这就安排,让青州做甲片,苏州做甲绳,扬州做护肩,分工协作,定能按时交货。”

接下来的半个月,陆曦忙着协调各州府的分工:青州铁匠铺集中打造灵铁甲片,苏州织坊赶制军衣布料,扬州木匠铺制作铠甲的木衬,海灵族提供防水的柔水胶,木灵族送来做甲绳的韧纹竹——各路人马各司其职,原本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两百套灵铁铠甲和五百套军衣,一个月就准备好了。

当第一批灵铁铠甲送到边营时,蓝妙姬亲自带着士兵试穿。甲片轻便却坚固,蛮族的弯刀砍在上面,只留下一道白痕;军衣布料厚实暖和,还能防小雨。“这铠甲比以前的轻三成,士兵行军更省力,”蓝妙姬摸着甲片,对着传讯符道,“多谢你协调,不然咱们过冬的军备怕是赶不上了。”

陆曦站在苏州的灵井旁,听着传讯符里蓝妙姬的声音,心中满是安稳。他看着百姓们在井边洗衣、挑水,看着织坊里女工们忙碌的身影,看着铁匠铺里通红的炉火,忽然明白:器物的发展从不是孤立的,需要官、民、灵族的协作,需要跨州府的配合,更需要贴近百姓的需求——只有让新器物真正帮到百姓、帮到士兵,才算真正的“利民”。

初秋时,陆曦接到白羽的传讯,让他回京城商议在全国推广灵井、灵铁农具和改良织机的事。离开苏州前,周福送了他一匹淡蓝的军布,青青和甄红思送了一包改良的淡色灵草种子,李阿公托人带来一袋新收的麦子,里面还夹着一张纸条:“陆大人,用新播种机种的麦子,比去年多收了两成,谢谢您!”

回到京城,陆曦把各州府的器物发展情况写成奏报,呈给白羽。白羽看着奏报,笑着道:“你做得很好,没有只盯着器物的精巧,而是想着百姓用不用得上、士兵需不需要。下一步,咱们要在全国建灵井,推广灵铁农具,让每个百姓都能享受到便利。”

议事结束后,陆曦去军营看蓝妙姬。她正在校场上指导士兵穿戴新铠甲,银甲在阳光下泛着光,见陆曦来,便笑着走过来:“你回来得正好,刚收到消息,蛮族见咱们军备充足,又送了不少牛羊来朝贡,说以后再也不袭扰边境了。”

陆曦看着校场上整齐的士兵,看着他们身上的新铠甲,忽然想起多年前在海边,蓝妙姬教他射箭的情景。那时他们还年轻,如今却已能携手推动家国的器物发展、民生改善。夕阳下,两人并肩站在校场上,远处的启蒙堂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近处的士兵们正在操练,兵器碰撞的声音与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安稳而繁荣的景象。

陆曦知道,器物的发展没有尽头,民生的改善也永无止境。未来,他们还会遇到新的问题——比如灵草的种植面积不够,比如铁匠铺的工匠不足,比如百姓对新器物的接受度还需提高,但只要他们始终贴近民生、携手协作,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而那些不断发展的器物、不断改善的生活,终将汇聚成青龙国长治久安的根基,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在这片土地上,安稳地生活、踏实地劳作,过上有尊严、有奔头的日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