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着火了(1/2)
飞机在万米高空平稳飞行,赵明远却毫无睡意。机舱内昏暗的灯光下,他闭着眼,眉头紧锁。母亲那句“你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和关于冲动行事的训斥言犹在耳,此刻却又是他说风就是雨,带着颜嫣踏上了这条前途未卜的路。
“机不可失……”他默默告诉自己,但内心深处那股不祥的预感却越来越强烈。这事关中医瑰宝,也关乎颜嫣的安危,越想越觉得其中风险重重。
他猛地睁开眼,不再犹豫,拿出手机,开始飞速地打字,将脑海中不断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可能出现的漏洞一一列出:
·身份暴露预案:如果微缩摄像头被发现,如何解释?必须准备一套完美的学术研究说辞,强调无恶意,只是出于对学术的极度渴望。
突发安检升级:如果明天会场临时增加更严格的安检措施怎么办?需要准备备用的、更隐蔽的数据传递方式?比如利用现场电脑网络瞬时传输?
数据获取与传递:如何最高效地获取数据?一旦获取,如何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第一时间传递出来?工程师小王带的技术小组必须在会场外时刻待命,准备接收数据。
撤离路线:万一出现最坏情况,如何确保颜嫣能第一时间安全撤离会场?需要几条备选路线?车辆如何接应?
外交层面预案:如果真的发生冲突,如何快速启动商务渠道或通过李院长的人脉进行斡旋,避免事态升级为国际事件?
他将这些详尽的思考和要求迅速发给张队,附上一句:“不计成本,尽快完善落实!所有可能用到的资源全部调动起来!”
下了飞机,已是当地深夜。颜嫣带着歉意敲开了那位哈佛医学院传染病方向的罗伯特教授的房门。得知颜嫣是爱德华院长的爱徒,教授表现得十分热情慷慨。颜嫣介绍赵明远是研究项目的助理,教授便爽快地将两人的信息都录入系统,并提供了交流会统一的服装、参会证件以及所有资料,甚至还帮他们多开了一间房。
回到房间,极度疲惫的颜嫣几乎倒头就睡。而赵明远却毫无睡意,他再次联系上张队,通过手机加密通讯,一遍又一遍地推演着明天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细化每一个应对步骤。
“私人飞机已经安排好了,明天一早会停在距离会场最近的机场,随时待命起飞。赵氏的后备安保也都待命,惊动了赵董,但也给了最高安保权限。”张队最后汇报。
赵明远站在酒店窗前,望着窗外异国他乡的夜色,眼神锐利而沉静。所有的准备都已就绪,现在,只等天亮。这场看似学术交流,实则暗流涌动的“战役”,即将开始。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好消息是,凭借爱德华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他本人也被主办方列入了特邀嘉宾名单,这为颜嫣他们的行动提供了另一层无形的庇护。
早晨,颜嫣准时与哈佛医学院的罗伯特·温斯洛教授及其带领的学生团队汇合,同时也与来自公共卫生领域的亚历山大·卡特教授的队伍会合。一行人共进早餐,随后进入了正式的学术交流环节。
会场内,两国学者就传染病学、公共卫生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颜嫣虽心系目标,但仍需保持专注,参与讨论。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直到十点多,主办方才终于安排了众人期盼的馆藏参观环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