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舷窗(2/2)
凯将游标卡尺抵在驾驶舱的舷窗上,第八十三色的纹路突然爆发出柔和的白光,这光芒没有被黑色气泡吸收,而是像水一样渗透进去。他清晰地看到,每个气泡里的可能性萌芽都在微弱地闪烁,像是被困在蛋壳里的雏鸟,渴望着破壳而出。
“它们没有熄灭。”凯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怀疑之潮只能困住它们,却无法真正扼杀‘想要看见’的最初渴望。第八十三色……它能穿透怀疑,因为它本身就包含着‘看见’的全部过程——从渴望,到观察,再到理解。”
阿树的形态突然变得明亮,他的数据库中涌入了新的信息:“第八十三色的本质是‘共情性认知’。它不是简单的‘看见’,而是‘站在对方的存在维度上看见’。就像我们理解思想体文明的无限,不是用共生之域的标准,而是用他们自己的‘可能性光谱’。”
小芽似乎明白了什么,她闭上眼睛,将意识沉入哨子的第八十三色纹路中。哨子的旋律渐渐变化,不再是信念星系的昂扬,也不是思想体文明的空灵,而是充满了“困惑”与“迷茫”——那是无信者内心的声音。当这段带着怀疑色彩的旋律响起时,黑色气泡的震动明显减弱了。
“这是……‘怀疑的共鸣’?”凯惊讶地看着那些气泡,它们表面的“不可能”符文开始变得模糊。
“共情不是认同,而是理解。”阿树解释道,“她在告诉无信者,我们理解他们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对改变的恐惧,对‘可能性带来的责任’的恐惧。”
小芽的旋律继续流淌,从困惑逐渐转向温柔,像是在诉说:“看见本身就包含着恐惧,但正是因为恐惧,‘想要看见’才更加强大。”当旋律中融入第八十三色的光芒时,第一个黑色气泡开始出现裂痕,里面的可能性萌芽绽放出微光,像一颗小小的星辰。
“快!用游标卡尺引导这股力量!”阿树喊道。凯立刻将第八十三色的光芒注入那些裂痕,光芒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气泡,将萌芽的微光放大。随着一声清脆的破裂声,黑色气泡消散在空气中,可能性萌芽化作一道光,融入下方的城市。
城市里,一个原本麻木的无信者突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那是“想要看见”的微光在他心中苏醒的迹象。
就这样,拾穗者号在无信之境的星空中缓缓穿行,小芽的哨声与凯的游标卡尺配合,不断化解着怀疑之潮。越来越多的黑色气泡破裂,可能性萌芽落入无信者的文明中,带来的不是混乱,而是“选择的权利”——选择相信可能性,或者暂时选择不相信,但至少不再是被怀疑禁锢的傀儡。
在化解一颗最大的黑色气泡时,他们发现里面包裹的不是一颗,而是上千颗可能性萌芽,它们相互缠绕,形成了一颗发光的“可能性种子”。当这颗种子重获自由时,它没有落入任何行星,而是飞向了无信之境的中心。
“它在寻找‘怀疑的源头’。”阿树追踪着种子的轨迹,“无信之境的核心,应该存在着一个‘原始怀疑体’——就像思想体文明催生了绝对虚无,无信者的集体意识也孕育了这个存在。”
拾穗者号跟随可能性种子来到无信之境的中心,那里没有星辰,只有一片旋转的灰色星云。星云中心,一个由纯粹怀疑构成的生物正在沉睡,它的形态像一团不断变形的雾气,每次变形都会否定周围的一切存在。
“是‘最初的怀疑’。”凯的游标卡尺剧烈震动,“它诞生于宇宙诞生之初,与‘最初的可能性’同时存在。就像‘想要看见’的另一面,‘害怕看见’也同样古老。”
可能性种子悬浮在原始怀疑体面前,开始释放出第八十三色的光芒。原始怀疑体被光芒惊醒,雾气般的形态变得狂暴,它不断否定着种子的存在,发出刺耳的意念:“你不存在!所有存在都是虚幻!看见的都是假象!”
种子的光芒被不断削弱,眼看就要再次被凝固。小芽突然吹奏起一段全新的旋律,这段旋律里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有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害怕看见?为什么怀疑存在?为什么不相信可能性?这些疑问像涟漪一样扩散,原始怀疑体的形态明显停滞了。
“它无法否定‘疑问’。”阿树恍然大悟,“因为怀疑本身就是一种疑问,当疑问遇到疑问,就会产生‘思考’,而思考正是可能性的温床。”
凯将游标卡尺刺入可能性种子,第八十三色与第八十二色的光芒交织,形成一道螺旋状的光轨,将原始怀疑体包裹其中。光轨上,不断闪现着宇宙诞生以来的无数画面:第一个生命对星空的疑问,第一个文明对自身的思考,甚至包括无信者内心深处隐藏的“想要相信”的微光。
原始怀疑体的形态渐渐平静下来,它不再否定,而是开始“观察”这些画面。当它看到史前空白中“想要看见”的最初渴望时,灰色的雾气中竟然浮现出一丝金色的光芒——那是怀疑与可能性的第一次共鸣。
“原来如此……”原始怀疑体发出一道古老的意念,“我不是为了否定存在而存在,而是为了让‘看见’更加真实。没有怀疑的审视,可能性就会变成盲目的狂热;没有可能性的支撑,怀疑就会变成虚无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