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 第283章 初游塘栖古镇(二)

第283章 初游塘栖古镇(二)(1/2)

目录

我们顺着人流往里走,商铺里的景象更是让人目不暇接。

每家店铺的柜台都摆得满满当当,南方特有的糕点占了大半江山——雪白的定胜糕印着精致的花纹,咬一口软糯香甜;

金黄的桔红糕裹着一层薄粉,入口带着淡淡的桔子清香;还有形似元宝的米糕,散发着刚蒸好的热气,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挑选。

新鲜的水果也格外诱人,翠绿的杨梅、通红的樱桃、饱满的枇杷,一个个水灵灵的,像是刚从果园里摘下来,连果篮都透着清爽的气息。

在众多商品中,最显眼的还要数当地的枇杷膏。

几乎每家特产店的显眼位置,都摆着一排排玻璃瓶,里面装着琥珀色的膏体,阳光(此处结合夜晚场景修改为:灯光)下透着温润的光泽。

店主热情地迎上来介绍,说这是当地人用古法熬制的,精选新鲜枇杷果肉,还加了川贝、甘草等中草药,对咳嗽、尤其是长期肺哮喘的人特别好。

说着便倒出一小勺让我们尝,入口先是淡淡的琵琶甜,随后泛起一丝中草药的清苦,苦后回甘,滋味很是特别。

旁边还摆着几瓶浅粉色的膏体,店主笑着补充:“这是专门给小孩配的,没加中草药,只留了琵琶的甜香,孩子都爱喝。”

我想起家里长辈常有咳嗽的毛病,便爽快地买了几瓶,玻璃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满是江南的心意。

手里提着刚买的枇杷膏,我们沿着商业街继续向前走。

脚下的青石板路被灯光照得发亮,偶尔能看见缝隙里长出的青苔,透着几分岁月的痕迹。街边不时传来小贩的吆喝声,“糖炒栗子哟——”“现做的芡实糕——”,声音裹着食物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

走了约莫十分钟,耳边渐渐传来潺潺的水声,抬头一看,京杭大运河已然在眼前铺开,而横跨在河面上的,正是那座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广济桥。

这座拱形石桥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守护着运河。

走近了才发现,桥身由大块青石板砌成,每一块石板都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温润,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淡淡的光泽——这光泽里藏着数不清的脚印,是几百年来来来往往的行人,用脚步一点点磨出来的。

桥上挤满了游客,有的举着相机拍照,想把这千年石桥与运河夜景定格下来;

有的扶着桥栏远眺,看运河里的游船缓缓驶过,船身上的灯光在水面上洒下碎金般的倒影;

还有的三五成群,轻声聊着天,笑声顺着晚风飘向远方。

我和李硕士也走上桥,扶着冰凉的石栏,感受着历史的厚重。桥洞的弧度恰到好处,抬头能看见被灯笼照亮的夜空,低头则能看见运河里倒映的桥影,一实一虚,相映成趣。

偶尔有晚风拂过,带着运河水的清凉,吹散了白天的燥热,也让人的心境变得格外平和。

李硕士忍不住感叹:“难怪乾隆会来这里,这样的夜景,这样的烟火气,确实让人难忘。”

站在广济桥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商业街的灯火依旧璀璨,运河里的游船缓缓前行,桥上的游客笑意盈盈——忽然觉得,塘栖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历史底蕴,更在于这份热闹中的宁静,这份繁华里的烟火气。

而那瓶亲手挑选的琵琶膏,不仅是一份特产,更像是一份信物,承载着塘栖的温柔与心意,让人即便日后离开,也会时常想起这个夜晚,想起这条商业街,想起这座横跨运河的千年石桥。

扶着广济桥冰凉的石栏驻足远眺,视线瞬间被运河两岸的盛景牢牢锁住。

夜色像一块温柔的幕布,将两岸的建筑轻轻笼罩,而那一盏盏亮起的灯火,却又将这份朦胧撕开,勾勒出古香古色的轮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