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戮仙“剑”!(2/2)
少年此刻面如金纸,连嘴唇都失去了血色,宽大道袍被冷汗浸透,整个人轻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
“无妨...”苏夜虚弱地摆摆手,倚着青石缓缓坐下。
“只是失血过多...”他艰难地掐了个指诀,太极玄清道的灵力开始在经脉中缓缓流转。
随着周天运行,苍白的面容总算恢复了一丝血色。
张小凡手忙脚乱地撕下衣角为他包扎伤口,却见那掌心伤口竟已自行愈合,只留下一道淡红色的痕迹。
而在他们不远处,那根融合后的短棒静静躺在碎石间,表面偶尔闪过一丝血芒,仿佛在沉睡的凶兽。
幽谷重新恢复了寂静,连潭水都平静如镜,仿佛方才的惊天异变从未发生。
小灰从苏夜衣襟里探出毛茸茸的小脑袋,乌溜溜的眼珠警惕地打量着那根静静躺在地上的短棒。
忽然,它耳朵一竖,像是感应到什么,竟壮着胆子蹿到短棒旁,伸出爪子轻轻碰了碰。
苏夜调息完毕,抬手掐诀。
那根看似寻常的烧火棍竟应势而起,稳稳落入他掌中。
棍身触手冰凉,隐约能感受到其中沉睡的凶煞之气。
“师兄,都怪我...要不是我...”张小凡眼眶发红,声音哽咽。
“与你无关。”苏夜轻抚着短棒上的纹路,摇头打断道。
“若非我执意追来,也不会引发这般变故,只是...你那枚珠子,怕是无法物归原主了。”他略带歉意地看向张小凡。
张小凡连忙摆手:“那等凶物不要也罢!其实我本不知它来历,当年那位老和尚只嘱咐我将其丢弃,我...我一时糊涂,觉得是个念想才偷偷留下。”
说到最后,他羞愧地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揪着衣角。
山风拂过,吹散了谷中残留的血腥气,小灰蹲坐在苏夜肩头,好奇地用爪子拨弄着他垂落的发丝。
那根融合了两大凶物的短棒,此刻安静地躺在苏夜掌心,仿佛只是根再普通不过的烧火棍。
苏夜凝视着手中这根噬魂短棒,只见黝黑的棒身上布满了血色纹路,如同活物经脉般微微跳动。
顶端与噬血珠相接处更是呈现出诡异的暗红色泽,仿佛干涸的血痂,触之冰凉。
一般而言祭炼法宝本有两种途径,其一是正统的灵炼之法,如他祭炼墨玉剑匣那般,以灵力温养,循序渐进;其二便是这凶险万分的血炼之术。
血炼之法,需以修士本命精血为引,熔铸于法宝核心。
此法不仅对材质要求苛刻至极,更需承受法宝反噬之苦,稍有不慎,便会遭凶煞之气侵体。
然而一旦功成,所炼法宝必是惊天动地的凶煞之物。
更因其与主人血脉相连,旁人纵使夺得也难驱使分毫,只是这等以血为媒的法宝,往往戾气深重,持之愈久,愈易侵蚀道心。
指腹抚过棒身血色纹路,苏夜能清晰感受到其中蛰伏的两股凶煞之气,此刻正在他血液的调和下缓缓相融。
苏夜指尖轻抚过短棒上的血色纹路,心中默念:“此后,你便唤作'戮仙'罢。”
原著中张小凡为其取名“噬魂”,但这个名字与他心中所谋不符。
况且日后若能将此物重炼为剑,“戮仙”二字反倒更合剑意。
服下疗伤丹药调息片刻后,苏夜长舒一口气站起身来:“时辰不早,我们该回去了。”
他剑诀一引,散落各处的五柄灵剑应声飞回,连同新得的“戮仙”一并纳入墨玉剑匣。
剑匣轻颤,似在抗拒这股凶煞之气,但很快便在苏夜安抚下归于平静。
小灰蹲在苏夜肩头,不时回头张望那片渐渐隐入暮色的幽谷。
张小凡跟在师兄身后,目光时不时瞟向那个收着至凶之物的剑匣,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