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火炕(1/2)
时间在不断重复之中,进入了流火的八月。
这期间,李树国他们又找了过来,约着陈近文一起去游泳。
陈近文考虑到天实在太热,书也确实看不太进去,便改变了之前的想法,应了下来。
当然,他去的时候,带着陈近民一起,那是必须的了。
后来,这个下午去戏水两个小时的事儿,就逐渐变成了他们几个人的默契习惯。
这样一来,陈近文每天的事情就又多了一项。
不过这事儿对他的学习,倒是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他依旧是按着自己的计划逐步进行着。
到了陈近民六岁生日的时候,陈近文依旧是去外面炒好了肉,又把之前剩下的那一半炖鸡给拿了出来。
再配上陈芳炒好的两个素菜,让陈近民过了一个快乐而又充实的生日。
这天早上,陈近文收完了鱼后,就快步往回走。
他一边走还一边感叹,这会儿太阳都还没升起来,怎么会也那么热呢?
要是能把夏天这多余的热转移到冬天去,那就不用‘享受’这夏日的桑拿浴,而冬天也不会冷得瑟瑟发抖了。
一想到京城冬天的那种冷,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就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想到这里,他就觉得必须得改变一下今年过冬时的环境了。
怎么改变呢?
现如今还没有普及暖气,又没有空调,火炉子也抵不住。
他琢磨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前世在网上看到过的,北方常用的火炕,顿时就来了兴致。
回想了一下家里的布局后,他虽然觉得在那个小屋子里砌火炕有点勉强,但也并不是完全不行。
又仔细权衡了一下,为了冬日的温暖,他还是决定了下来,就在家里砌个火炕。
不过想到砌火炕可需要不少的材料,他必须得去街道办打个申请才能购买。
所以他乘车回到东城后,便直接去了街道办。
“什么意思?你想在家里砌火炕?要买材料,是吧?”
刘玉凤一听他的话头,就知道了他的来意,直接就拿出一张纸刷刷刷的写了起来。
现在这个时期,由于京城的冬天实在太冷,居民家里只要有条件的,砌火炕过冬的也不少。
所以她也没有什么疑问,直接就开了个证明。
“刘姨,还得麻烦您给介绍一个师傅才行,我不认识这方面的人呢。”
“啊?你爸在世的时候,不就是附近的泥瓦匠吗?你不认识他的那些工友?”
“呃,我跟他们没怎么见过面,也确实不熟,所以还得麻烦您一下。”
陈近文赶紧找了个借口。
“哦,那你去秦老胡同十三号,找一个姓周的师傅吧。
他的手艺还不错,而且跟你爸应该也认识。”
刘玉凤也没有多想,直接就介绍了一个。
“行,谢谢刘姨了。”
陈近文道了谢,拿上证明,麻溜的离开了街道办。
一路来到秦老胡同十三号院子,他顺利的找到了周师傅。
“周师傅您好,我是陈老实的儿子,陈近文。”
“哦,你是……陈老实的三儿子,对吧,你找我有什么事儿?”
周师傅跟陈老实也算是熟悉,虽然他没见过陈近文,但也曾听陈老实说起过这个儿子。
“我想在家里砌一个火炕,不知道您这边有空吗?”
陈近文开门见山,直接说明了来意。
周师傅闻言有些诧异。
他可是知道,陈老实在世的时候,陈家的条件就很一般。
现在陈老实去世了,这陈家怎么还砌上火炕了?并且还是个半大小子来谈事儿。
不过他也没有问出心里的疑惑,而是说起了动工的要求。
“小陈啊,我帮你家砌火炕是可以,但是你得先去街道办那边打个证明,才能买材料啊。”
“证明我已经打好了,所以我才找过来的,顺便想麻烦您帮我算算,费用大约是多少?”
陈近文递上了街道办的证明,并大概说了一下自己的设想。
周师傅接过看了看,确认是真的,随后就开始计算了起来。
他计算的时候还问了一些细节,不一会儿就报出了一个价格,十七块。
“小陈,我说的这个价格,你也别嫌贵,主要是按你的要求来的话,材料要得挺多。
而且我还计划将你家的小土灶挪到炕边,与火炕连接起来,这样也能在冬天的时候节约不少的燃料。”
他解释了一下费用的问题,还说了一下自己建议。
陈近文琢磨了一下,也觉得将土灶与炕相连挺好,就同意下了这个价格,同时还问起了工期。
“价格我可以接受,那这个活儿需要多久呢?”
“只要能及时将材料运过去的话,一天半的时间应该就差不多了。”
周师傅沉吟了一下,才给出了个大概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