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戛纳电影节(1/2)
今天事情到这里了,方阳想想索性做个切割也好。
影视制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他的优秀作品预测,以及剧本编剧优势。
实际公司的实力有多少?和华特和环球和派拉蒙肯定是比不了的。
既然公司要上市,方阳当然也可以答应,但是他会把这些核心的优质资产剥离出来,固定资产可以留下,这样公司的账面会好看些。
但是股东分红、版权转让肯定也是必须的。之前的影视版权他绝不会继续放在公司。
把本先收回来,然后留下公司、人员和固定资产。
紧接着方阳会以另外一家公司的名义来和AF以太影业合作,为公司提供剧本、版权等IP支持。
用知识产权作为核心竞争力,参与AF以太影业后续的影视制作,并以合同关系间接参与影视票房分成。
这样一来,方阳只持有一部分公司股票,后面也大概率不参与公司运营。
只持有核心资产的风险是最小的,收益也是最大的。就好像马先生只要支付宝一样。
不过这件事情,想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是不可能了呃。
所以还是需要史蒂文和刘然的帮助。
不过方阳是不准备让他们知道内情了。
这两个家伙,现在看来也不老实。
-----------------
5月27日,法国戛纳。
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闭幕,颁奖典礼在戛纳电影宫正式举行。
调音师的后期剪辑都是张eo在跟着的。方阳基本没怎么插手。
拍摄结束以后就紧赶慢赶的做后期,总算是赶上了戛纳电影节。
今年参展影片的整体数量大不如前,主竞赛单元仅仅有30多部影片,算上短片以及不参奖的展映影片,全部也才1700多部。
张eo在威尼斯做评委主席的那一年,也就是2007年的时候,欧洲三大的普遍参展数量都在2500-3000部左右。
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也有几十上百部,但是今年的数量尤其少。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目前电影的发行销售,渐渐不再依赖于电影节了。
随着网络的发展,宣传的手段越来越多。社交媒体能触达的人群远不是电影节可比的。
而现在和未来的电影节,存在感会越来越低,含金量也会越来越低。
对于影片也好,艺术也好,人民会有一套自己的评价标准。
而不是需要某个所谓的大师告诉我‘这个东西很好看,很艺术,你去看吧。’
后面电影的发展也不再是脱离群众的自我陶醉艺术,而是结合在商业片中的,贴近生活的艺术。
大家更喜欢看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际生活,如果能解决一些问题就更好了。
所以今年现场的人,包括大牌明星的之类的都是少之又少。
这里面最有名的导演或许就是张eo了。
毕竟人家不仅拿过奖,而且当过威尼斯的评审主席。
这种级别的人给你拍电影,你不给个奖好意思嘛?
而且这次的影片,编剧是方阳主演是方阳,拍摄是张eo。
这两位的结合可谓是强强联手,都是国际级的导演。
且不说方阳奥斯卡,单说在欧洲三大,方阳都捧过多少人了?
曹卫平的瞒天过海,徐华的第二次呼吸,以及7号房间的礼物。
算下来欧洲三大方阳都拿过奖。
所以这次戛纳,基本也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
架不住张eo的热烈邀请,方阳和刘茜茜还是在颁奖典礼当天来到了现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