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都说中医是垃圾?我靠系统出手封神 > 第193章 国际临床试验:中医的“数据说话”

第193章 国际临床试验:中医的“数据说话”(2/2)

目录

那是百草园出品的每一批次药材的“身份证”——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图谱。

看着屏幕上那几乎完全重合的、代表着数十种有效成分的峰图,哈里森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他无法想象,一个用泥土种出来的东西,其化学成分的稳定性,竟然能媲美他们耗资数十亿美元的生产线。

他不知道,这背后,是【神农的百草经】对草木本源的洞悉,和【聚灵阵】对生长环境的绝对掌控。

“哈里森博士,你们的针灸师,如何保证每个人的手法、深度、角度都完全一致?这可是人,不是机器人。”哈里森的副手,一位德国的严谨专家,又提出了新的质疑。

周翊聪笑了笑,把他们带到了训练室。

只见几十名针灸师,正在对着一种特制的、内置了无数微型压力和角度传感器的硅胶人偶进行练习。旁边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一针的进针深度(精确到0.1毫米)、角度(精确到0.5度)、以及捻转提插的频率。

只有连续一百次操作的误差率低于0.1%,才能“毕业上岗”。

德国专家看着那满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精准数据,张了张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们以为中医是“玄学”,周翊聪却用一种近乎“变态”的现代工程学方法,把“玄学”给量化了。

整个试验周期,长达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陈斌成了最忙也最痛苦的人。他被任命为b组,也就是“安慰剂组”的后勤总管。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监督厨房,熬制那锅闻起来像中药,其实是酱油、糊掉的麦芽、以及各种奇怪蔬菜根熬出来的“安慰剂汤药”。

“老大,我快疯了!”一天半夜,陈斌哭丧着脸来找周翊聪,“我天天闻这玩意儿,现在看谁都像一锅药渣。最要命的是,前天有个德国专家,非要尝尝我们的安慰剂,看看仿真度怎么样。结果他喝了一口,跟我说,‘味道很醇厚,有一股东方的神秘力量’。我当时差点没忍住,告诉他那是我不小心掉进去的一只袜子……”

周翊聪瞥了他一眼:“袜子洗了吗?”

陈斌一愣:“刚脱下来的,原味的……”

周翊聪点点头:“嗯,难怪有神秘力量。下次记得换一双。”

在这样紧张而又夹杂着些许荒诞的氛围中,三个月的时间,终于过去。

最后一例患者的数据采集完成,所有数据,在国际监督委员会、公证人员的共同见证下,被加密、封存,送往了位于瑞士的一家全球最顶尖的、也是最中立的第三方数据分析公司。

世界,在等待一个最终的宣判。

哈里森在数据封存后,再次召开发布会,脸上又恢复了自信的笑容。

“我们对试验过程的严谨性,表示赞赏。但我们依旧相信科学的普遍规律。最好的结果,可能是在某些主观感受上,中医会表现出一些优势,但在客观生理指标上,想超越现代医学的成熟方案,几乎是不可能的。让我们一起,静待数据本身,为我们揭示真相。”

他依旧笃定,这场由中医主导的审判,最终的绞索,还是会套在中医自己的脖子上。

而神州中医基地,周翊聪看着屏幕上哈里森那张志得意满的脸,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茶水,温热依旧。

他知道,真正的好戏,现在才要开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