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百想艺术大赏(1/2)
2017年四月的首尔,汝矣岛的樱花正落得铺天盖地。
粉色的花瓣乘着晚风,在街道上打着旋儿,像一场温柔的雪。
沈复坐在保姆车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内袋里的金属书签。
那是《浪漫医生金师傅》剧组送的杀青礼,背面刻着“姜东柱”三个字,边缘已被他反复触摸得发亮,带着一丝属于他的温度。
“还有三分钟到红毯入口。”罗芸把平板递过来,屏幕上【沈复百想红毯】的词条已经蹿到实时热搜第三,词条后面跟着小小的“热”字,还在不断向上攀升。
预览图里,他身着的炭灰色暗纹西装在暮色中泛着微光,188的肩宽将剪裁撑得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松垮,又能勾勒出挺拔的身形。
领结上的银质别针是造型师特意挑选的,小巧精致,像极了姜东柱手术时佩戴的胸牌,低调又有辨识度。
【热评1】:老粉一眼就能认出来!这身形和《浪漫医生》里穿白大褂的姜东柱简直重合了!只是当年姜东柱的青涩,如今已化作沈复的沉稳了!看他现在的眼神,深邃又平静,真像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医生。
【热评2】:考古到他拍姜东柱时的采访!为了演好外科医生,每天去医院练缝合到凌晨,手指被针扎了好几个小孔都不吭声,就那么默默贴着创可贴继续练。现在看他握笔的姿势,都像握着手术刀一样专业→
【热评3】:NCT粉丝来对比舞台!左边是《DNA》直拍里他那霸气十足的舞蹈动作,肢体舒展又有力量,舞台气场全开;右边是红毯预览,一身西装革履,气质沉稳儒雅,这气质切换太绝了!
【热评4】:新粉被科普得惊叹不已!姜东柱最后那场独立完成的手术,他的手稳得一丝不抖,镜头特写里连呼吸都很平稳。现在看他走红毯步伐如此稳健,每一步都像经过精确计算,果然是有原因的!
沈复的指尖在“握笔像握手术刀”的评论上停顿了一下,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他想起当初在医院练习缝合的日子,护士姐姐看着他被针扎得通红的手指,心疼地问他何必这么较真,他当时只说“姜东柱不能手抖”。
车窗外,突然传来海啸般的尖叫——是红毯两侧的粉丝,他们举着灯牌,汇聚成一片绿白相间的光海(绿色为NCT应援色,白色为《浪漫医生》剧应援色)。
有人举着姜东柱身着手术服的海报,海报上的他眼神专注。
有人举着他舞台直拍的打印图,图中的他在舞台上光芒四射。
还有人举着拼接牌,左边是“姜东柱缝合伤口”,右边是“沈复舞台转话筒”,配文写着“两种舞台,同一种专注”。
保姆车刚停稳,车门被拉开的瞬间,闪光灯“咔嚓”声连成一片,密集得仿佛要将车顶掀翻。沈复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些许紧张,抬步下车时,下意识地收紧了肩胛骨——这是他在跳《DNA》时练就的“镜头感肌肉记忆”,确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肩线都能保持挺括,展现出最好的状态。
炭灰色西装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每走一步,裤脚都精准地扫过皮鞋鞋口,不快不慢的步频,如同在踩舞台节拍。
“沈复xi!看这边!”前排站姐举着相机大声呼喊,镜头几乎要贴到他脸上。
他没有躲避,反而微微侧过脸,露出一个侧脸——下颌线线条分明,干净利落,却在眼尾处保留了一丝柔和,恰似姜东柱给病人耐心解释病情时的模样,温和又让人安心。
“天啊,他竟然这么会照顾镜头!”后排有粉丝小声惊叹,声音里满是骄傲,“比拍《浪漫医生》时自然多了,那时候他连看镜头都紧张得不行,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走到签名板前,工作人员递来签字笔。
沈复却摇了摇头,从西装内袋掏出那枚银色手术钳造型的书签:“我可以用这个吗?”他的声音温和又礼貌。
工作人员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了点头。
他捏着书签边缘,在签名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指尖发力的弧度与剧里姜东柱夹缝合针时如出一辙,稳定又精准。
“!!!是姜东柱的手术钳书签!”站姐们的尖叫瞬间拔高了几个度,充满了惊喜,“他居然还一直带着!这是什么神仙执念啊!”
“这小子。”身后突然传来一声爽朗的笑声,打破了现场的喧闹。
沈复回头,只见刘仁值导演(《浪漫医生》导演)正拿着保温杯,满脸笑意地看着他,“拍剧时你就非说‘道具要带温度’,现在这书签都成你的勋章了?”
“导演i。”沈复把书签别回内袋,弯腰行礼,角度标准得仿佛用量角器量过。
此时,韩石圭前辈也从后面走来。
老演员穿着一身深色西装,气质沉稳。
他轻轻拍了拍沈复的肩膀,指腹在他西装肩线上轻轻摩挲了一下,就像在拍姜东柱的白大褂:“小子,红毯走得比手术台还稳,看来没丢了姜东柱那股子认真劲儿。”
“前辈,我还差得远。”沈复微微低头,态度谦逊又真诚。
在这位演技深厚的前辈面前,他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导演,前辈,这次能入围百想,全靠剧组各位老师带着我。”沈复看向刘仁值导演和韩石圭前辈,眼中满是感激,语气真挚,“我到现在都记得,拍第一台手术戏时,我紧张得手都拿不稳手术刀,是前辈手把手教我怎么握,告诉我手指该用多大的力气,导演也一直鼓励我,说我有灵气,让我别害怕。”
“那都是你自己肯下功夫。”刘仁值笑着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欣赏,“当时给你安排了去医院见习,你每天都是最早去最晚回的,护士都跟我说,从没见过这么较真的演员。听说你现在在中国拍《小美好》,从外科医生一下子变成高中生,跨度这么大,没遇到啥难题?”
沈复刚要开口,韩石圭便接过话茬:“这孩子,拍《浪漫医生》时就爱钻研,一场缝合戏能琢磨一整天,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手势和眼神。现在演高中生,估计又在抠细节了,对吧?”
沈复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露出一丝腼腆:“确实,江辰这个角色和姜东柱太不一样了。姜东柱的情绪都写在脸上,紧张就手抖,开心就笑,喜怒哀乐都很直接。
可江辰是那种把所有情绪都藏在心里的人,表面上冷冷的,不爱说话,但心里其实很细腻。我总怕演得太浮于表面,让观众觉得不真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