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奇门宝历三部曲之上古传承 > 第428章 古绳今结

第428章 古绳今结(1/2)

目录

国安特护文物交接现场

清晨七点,两辆黑色特种运输车驶入华夏学宫文明研究院。国安某局王处长亲自开启铅封箱:“这批南海沉船打捞的宋代文献,经检测含特殊绳结图谱。”他展开保密交接单,“批示:需在三十日内完成文明信息破译。”

陈悦慧任文献保护组组长,她戴上手套,轻触楠木匣中泛黄的《漕运结绳秘录》:“这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古代绳结技术档案,但虫蛀率达37%。”她身后,三维扫描仪已架设完毕。

多学科联合攻坚启动会,召集六门弟子骨干。

秦古阳主持紧急会议:

计算机房,张明轩调出预处理图像:“已扫描2000页文献,但绳结立体结构需显微ct重建。”

材料系李文博举起显微镜照片:“麻纤维降解严重,需用同步辐射鉴定编织走向。”

历史所赵教授翻开《天工开成》刻本:“明代记载‘九连环结’与此册第48页图谱高度相似。”

直播间外研发论坛,实时协作

“各位网友,现在征集绳结研究线索!”主持人小鹿切换双画面:

左侧:文献第101页双鱼结高清图

右侧:福建老渔民演示现代渔网结弹幕瞬间刷屏:“@闽海传承我家有清代绳镖图谱!”“@浙博志愿者库房有类似绳结陶模!”

技术攻坚全记录

第七日·材料实验室

李文博团队报告突破:“通过μ-ct扫描,发现宋代麻绳浸渍桐油与牡蛎粉混合物——这正是抗海水腐蚀的关键!”他展示3d重建图,“这种七股螺旋编织法,抗拉强度比现代缆绳高12%。”

第十五日·数字建模室

张明轩调出AI比对结果:“训练古籍识别模型时,意外发现绳结图谱与《河防通议》水利图存在拓扑关联。”屏幕显示动态模型:北宋漕船缆绳结法,竟完美匹配黄河弯道的水流矢量图。

第二十二日·田野验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