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无敌黄金戒 > 第177章 将来必是古玩界的一方泰斗

第177章 将来必是古玩界的一方泰斗(2/2)

目录

“黄老,您这运气,是真真的好。”我先给了他一颗定心丸,看到他眼神明显亮了一下,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玉扳指。

我指着瓶身,开始娓娓道来:“首先,这开门,开得对。”

“隆庆官窑,确实稀少如凤毛麟角。”

“正因为少,所以每一件传世的,都堪称‘重器’,其工艺水准往往代表了当时最高的水准。”

“您看这胎。”我接过黄老早就准备好的强光手电筒,这是古玩行业的资深人士都会随身带着的东西,做古玩这行,强光手电是必备工具。

我小心地拿起瓶子,避开纹饰,用光贴着瓶壁内侧一打。

柔和的光线透过薄薄的瓷胎,呈现出一种温润的半透明状,如同上好的糯米糕。

“这就是业内常说的‘糯米胎’,胎质之细腻,淘洗之纯净,是晚明官窑的典型特征,尤其嘉靖晚期到隆庆时期最为显著。”

“后世仿品,要么胎质过粗,要么过死板,很难有这种温润透光的‘活’感。”

乾老凑近仔细看了看透光处,频频点头:“不错,这胎骨透光性极佳,确系上等胎土。”

黄老也是老江湖了,我说的这些他自己也都明白完全能看得出,只是他不认为自己有那么好的运气罢了。

我放下手电,手指轻轻滑过瓶身的青花纹饰。“再说这青花发色。隆庆官窑继承了嘉靖朝成熟的‘回青’料配方,发色纯正、稳定,浓艳处不滞不燥,淡雅处如烟似雾。”

“您看这莲瓣尖上的深色点染,以及枝叶的勾勒渲染,深浅过渡极其自然,毫无现代化学青料的漂浮感和火气。”

“这蓝色,沉得下去,又亮得起来,是典型的‘回青’特征。”

龙哥听得入神,忍不住插嘴:“苏先生,这‘回青’料到底有啥特别?”

我解释道:“明代中晚期,特别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窑青花主要使用西域进口的‘回青’料,这种钴料含锰量高,含铁量低,所以烧出来蓝色纯正,少有铁锈斑,且发色艳丽而稳定。”

“隆庆时期,对回青料的提纯和运用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件瓶子上的蓝色,就是最好的证明。”

东哥一直没说话,此时目光锐利地盯着瓶底的款识。

我适时地指向底部:“最关键的一点,是这底款‘大明隆庆年制’六字双圈楷书款。”

“隆庆官窑款识,笔法以刚劲有力、顿挫分明著称。”

“您看这‘大’字的一撇一捺,力道十足;‘慶’字的‘心’底一点,饱满有力;‘製’字的立刀旁,笔锋如刀。”

“整体布局规整严谨,笔划深入胎骨,釉水包裹自然流畅,绝无后仿款那种漂浮无力或过于匠气的生硬感。”

“这是官窑款识最核心的‘神韵’,仿品最难企及。”

我顿了顿,环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黄老那越来越舒展的脸上:“综合胎、釉、型、画、款,无一不精,无一不契合隆庆官窑的顶级工艺特征。”

“稀少,是它的身份;精绝,是它的本分。”

“黄老,您这件梅瓶,是开门真品,而且品相如此完美,实属难得一见的隆庆官窑标准器。”

话音落下,包间里安静了几秒,只有空调出风口细微的嗡鸣。

“啪!啪!啪!”黄老率先鼓起掌来,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他站起身,绕过桌子走到我面前,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

“好!说得好!听得通透!”黄老的声音洪亮而带着一丝颤抖的激动,“小苏,不瞒你说,之前我也请过几位行家掌眼,他们也都说真,但要么说得含糊其辞,要么就是只点出一两处特征。”

“像你这样,把这‘糯米胎’的光感、‘回青’料的发色层次、款识的笔锋力道,讲得如此透彻、如此有根有据、如此让人一听就明白的,你是头一个。”

“老头子我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也彻底安心了。”

“这瓶子,稳了!”他竖起大拇指,那枚羊脂白玉扳指在灯光下温润生辉,“小苏啊,你是这个,同时也是老头子我请教过的人里,得最清楚、最让人信服的一个。”

乾老也捻须微笑,看着我的眼神满是欣慰和赞许:“还得是你啊小晨,你这眼力,将来必是古玩界的一方泰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