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水獭的指引(2/2)
水獭见人靠近,突然发出警告的嘶叫。几只半大幼獭窜出来,竟学人样用石块围住龟群,显然是在守护。
曹大林恍然大悟:“怪不得甲鱼聚堆——是水獭圈养的过冬粮!”
他立下新规矩:只捡零星野龟,不动獭群储备。作为回报,水獭似乎懂了人意,时常引他们找到新鱼群。
这日暴雨初歇,老獭又来引路。这次直带到处崩塌的旧堤坝。坝体裂缝里卡着个铁箱,泡得锈迹斑斑。
开箱一看,是日军留下的水文日志。记载着用甲鱼做生物实验:注射霍乱菌后投江,测试顺流传播距离!
“天杀的...”吴炮手气得浑身发抖,“怪不得那几年闹瘟疫!”
日志最后一页贴着张照片:日本兵笑着剁龟壳,背景里有个中国孩子被反绑——正是少年赵把头!
曹大林默默收好日志。当夜,他在獭窝边点了堆驱蚊草。火光摇曳中,水獭群竟排成长队,轮流用湿鼻碰他手背。
“这是獭族的最高礼节。”老杨头感叹,“它们认你当守护人了。”
自那以后,水獭成了编外向导。哪片水域鱼肥,哪处暗藏污染,獭群都用特有方式示警。有次甚至从洪水中救起落水的栓柱。
秋分那天,獭群突然开始往高处搬家。曹大林警觉起来——这比往年早了半月。
他让林为民查水文记录,发现上游雨量破纪录。“要发大水!”当即组织撤设备,固堤坝。
果然,三日后山洪暴发。江水漫过旧堤,却因提前加固未成灾。水退时,獭窝安然无恙,窝里多了窝粉嫩的幼崽。
曹大林让人撒鱼庆贺。老獭却叼来只铜铃,铃舌衔在幼獭嘴里——竟是当年赵把头戴的猎铃!
铃内壁刻着行小字:“水獭通灵,可御水患。善待之,必得善报。”
霞光染红江面时,獭群排成雁阵游向深水。铃声叮咚,像唱着一首古老的契约歌。
而下游那座造纸厂,一夜之间被揭了偷排盖子——匿名信和证据直寄到省报。厂长捧着水獭叼走的账本,瘫坐在了检察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