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只道当时是寻常,误把天宝当开元(1/2)
除夕,格外寒冷。
但京城内外鞭炮声不绝于耳,买卖兴隆,行人如织,内城的旗人和南城的汉人都度过了一个幸福的春节。
门头沟的煤炭、湖广的大米、山东的海货、江南的棉布、直隶的猪羊、口外的牛羊,流入京城千家万户。
一切都要归功于内阁首辅——蒋青云。
下着鹅毛大雪,八旗俸饷处门外排起了长龙。
一军官吆喝着:
“首辅特批,过节费7两!7两啊!”
排队的众旗人面露喜色、交头接耳,如此,手头能宽裕很多,又能购置更多的年货了。
前后相连的俩个旗人排队无事,索性聊天。
“嘿,总算过上了好日子。”
“谁说不是呢,今年全踏马是好消息,分宅子、涨旗饷,升品级、搞城建,咱八旗子弟的好日子终于来了。”
“八旗?是五旗!”
“嘘,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可不敢讲。”
……
领完了过节费,众人纷纷走向崇文门,从“忘记过去,忘记对错,面向未来”的牌匾下穿过~
到南城的崇文门外大街,采购更多更丰富的年货。
海蜇、海参、咸肉、野味、咸鱼、茶叶、干果、瓜子、花生,糖果,看见什么就买什么,有多少就花多少。
旗人花钱,素来如此。
突然,远处有显赫仪仗开来,众人纷纷退避两侧,单膝跪地。
“首辅大人到~”
众人偷眼望去,只见京师第一权臣蒋首辅内罩软甲,外穿黑狐大氅,头戴红缨暖帽,端的是官威森严,文武双全。
首辅的护卫们头戴蓝缨帽、身穿灰大衣,瞬间,众旗人心脏抽搐,呼吸不稳,甚至想哀嚎。
PTSD,这辈子都无法释怀。
蒋青云走向摊子,一会抓起花生捏捏,一会捞起海蜇闻闻,一会掐掐咸肉。
“掌柜的,生意还好吗?”
“托老爷的福,小铺的生意好的不得了,一天能卖出去400斤花生瓜子,150斤海蜇。”
“好,很好,非常好。”蒋青云兴致勃勃,“目前,京城物资极大丰富,生活极大改善,秩序极大稳定,我认为,咱们距离盛世已经不远了。”
有人带头鼓掌~
众人纷纷大力鼓掌。
虽然听不懂,但感觉首辅的话高瞻远瞩,振奋人心。
……
“首辅,不如提个字吧?”
顺天府丞武谨言精准地戳中了首辅的快乐点。
立马有护卫从附近的商铺里抬来桌子,摊开宣纸,压上镇纸,磨好墨汁。
蒋青云沉吟片刻~
提笔写下:“要让京城家家锅里有一只鸡,马厩里有一匹马,炕上有一个老婆,外面有一份差事。”
寒风凛冽,雪花飘落。
蒋青云掏出自己的私印,哈了哈气,啪,盖下。
当天,“四一目标”就挂到了崇文门外大街市场大门口,供来往的人瞻仰。
形势一片大好。
旗人们拿了旗饷就拿去南城消费,南城百姓的收入因此暴涨,这个春节,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
笑笑生抄诗云:“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只道当时是寻常,误把天宝当开元。”
千古贤相蒋青云!
……
正月休沐还未结束。
一个震惊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城官场。
“首辅大人要南巡?准确吗?”
“千真万确!”
众官员或兴奋,或恐惧,或幸灾乐祸,或反复揣摩。
很快,紫禁城也知道了,顺治兴奋的睡不着,每天去佛堂祈祷蒋青云速速离京。
自古以来,权臣都不离京,因为以古代的交通条件,到地方上巡视一趟动则一年半载,皇帝就有机会翻盘。
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道统。
但凡是皇帝,天然就拥有道统优势,更容易争取到人心。
权臣在京,大家慑于淫威,不敢靠近皇权。
权臣离京,嘿嘿嘿。
……
南城,蒋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